西山景区

1.png

岛屿纵横一镜中 · 西山景区

洞庭西山简称西山,又称禹迹山、包山,距东山4公里,是太湖第一大岛,太湖山水精华之地。西山景区是以吴越古迹、田园村落、湖岛风光为特色的湖岛古镇型景区。

2.png

陈军蕾   摄

景区总面积231.76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22.66平方公里),景区规划甪里古村、东村古村、缥缈峰、涵村古村、植里古村、东西蔡古村、后埠古村、林屋洞、明月湾、消夏湾10个景群,含28个主要景点,另有独立于景群外的4个为散列景点,共计32个主要景点。

3.png

顾益明   摄

西山主岛东西15公里,南北11公里,湖岸线逶迤曲折,长达50余公里。岛上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山地,重岗复岭,深谷幽坞,港湾屈曲,尤具山廻水绕之趣,有太湖第一高峰缥缈峰,道教第九洞天林屋洞,太湖石产地石公山,周围又有小岛星罗棋布,构成独特的群岛风光。明文征明吟《太湖》诗曰:“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漫芙蓉。”即此写照。

4.png

沈铮泓   摄

相传夏禹曾在此治水,吴王夫差在此避暑、养鹿、养马。今存消夏湾、避暑宫、西施画眉池等遗址。汉“四皓”及后代名士在此隐居,游历者甚众。如唐白居易、王昌龄、皮日休、陆龟蒙;宋范成大、范仲淹、苏舜钦、张耒;元赵孟頫;明王鏊、葛一龙、文征明、高启等都留下了吟咏之作。

5.png

顾娟   摄

明代袁中郎在《锦帆集》中总结了这一景区的七大特色:“1、西洞庭这山:最为缥缈,怪为石公,巉为大小龙(山),幽为林屋,此山之胜也。2、石公之石:丹梯翠屏,林屋之石,怒虎伏群;龙山之石,吞波吐浪,此石之胜也。3、隐卜龙洞,市居消夏,此居之胜也。4、涵村梅,后堡樱,东村桔,天王寺橙,杨梅早熟。枇杷再接,桃有4斤之号,梨着大柄之称,此花果之胜也。5、杜圻传范蠡之宅,甪里有先生之村,龙洞筑易老之室,此幽隐之胜也。6、洞天第九,一穴三门,金庭玉柱之灵,石屋银户之迹,此仙迹之胜地。7、包山七十二,湖光三万六,层峦叠嶂,出没翠涛,弥天放白,拔地插青,此山水相得之胜也。”

封面图片、首张图片:李宝虎、顾娟摄

图片来源:西山景区

【打印此页】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