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成因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关于太湖的成因及其演化研究者甚多,众说绘云,分歧较大,主要有“泻湖说”、“构造成湖说”、“综合观点说”、“河道淤塞说”及“陨石撞击说”等。根据太湖地区范围内所获得有关资料对太湖成因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太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太湖地区地形总体为西高东低,西侧、西南侧为低山丘陵,北东侧为高亢平原,标高在5—8m之间,东南侧为冲湖积低洼湖荡平原,标高2—3m。就太湖而言,总体呈碟形盆地,其西部地区高程4m左右,太湖湖底平均标高0.3m,而东岸的部分地区为2—3.5m,总体向东微倾,略有起伏。据浅地层剖面资料,在太湖湖区见有潜山,并发育‘系列被淤塞埋藏的古河道和洼地,河道穿过太湖自西向东延伸,与现代太湖东部出口的河道基本吻合。由此表明,在全新世(1万年以来)早期太湖形成前,太湖地区已被晚更新世滆湖组黄土(距今3—1万年)覆盖,西部山区来水主要由河道向东排泄入海,说明当时地形酉高东低,微倾,基本没有起伏,河道通畅,不易积水成湖。

(二)太湖地区的全新世(10000年以来)海侵问题

    在东太湖两岸施工了10个浅钻,经微体古生物、孢粉等样品分析表明,全新世海侵未达太湖湖区。事实上,太湖及其周围地区(平原区)更新世晚期(距今3万年)黄土几乎全部直接出露地表,除东太湖局部地区见有1—2m淤泥及薄层泥炭外,整个湖区仅覆盖有5—15cm的现代湖泊淤泥。由此可见,太湖就是在滆湖组黄土之上积水而成,而非海湾、泻湖演化而来。

(三)太湖成因与新构造运动关系

    太湖地区新构造运动较强烈,根据地形、地貌、溶洞发育特征及晚第三纪(距今2300—260万年)—第四纪(距今260万年到现代)沉积物厚度的变化,可以发现,晚第三纪一第四纪更新世(距今260—1万年),太湖地区以上升运动为主。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在更新世以前太湖平原不易形成大的湖泊,西部来水主要由河流直接排泄。进入全新世以后(即1万年以来),由于升降运动的不均匀性和阶段性的变化,太湖湖区相对下降,如三山岛小山溶洞标高为2.5m,低于太湖平均水位(3.0m),在该洞中还发现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迹,林屋洞洞低标高亦低于太湖水面,均表明全新世下降运动的存在,相反在湖(州)一苏(州)一线以东地区则表现为相对上升,缺失全新世沉积,标高约2—3.5m。湖区的相对下形成了积水盆地的雏形。

(四)太湖成因与河道淤塞、洪涝灾害的关系

新构造运动的不均匀升降运动为积水盆地的形成创造了先决条件,形成一系列小型洼地及湖泊,如《史记》中记载的“游湖、莫湖、贡湖、胥湖、菱湖(为今太湖东部)五个湖湾,与此同时,河流比降的减小及人类活动围垦使河道逐渐淤塞,加速了现代太湖的形成,如现代太湖出口河道之一的吴淞江,北宋时期宽约l0 km,而现代不足500m就是一例。另一方面,进入全新世以来,太湖地区曾经历多次温暖湿润时期,其时气候转暖,气温较现在高2—3℃,降雨量增大,在春秋战国前后的降水量较今高200—300mm。河道淤塞、排泄不畅,再加上雨量充沛,使太湖进一步扩大,从史料记载的太湖面积变化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东汉时期,太湖面积约1600—1700 km2,宋代达2000 km2,解放前夕超过2500 km2,解放后由于人工的不断围垦,现在仍有2240km2。在大旱年份,太湖湖底干涸,多处发现战国、汉代时期的古井,街道、丘墓等人类活动遗址,也表明太湖面积在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太湖的形成主要由新构造的不均匀升降运动所致,河道的淤塞,频繁洪涝灾害,使太湖水面不断扩大,而形成了现今的太湖。其最后形成时代,据孙顺才等研究认为,不早于春秋战国前后,即不超过2000—2500年。

 

来源:西山地质博物馆网

【打印此页】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