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4月上旬,东山春在楼震泽县招待所(现雕花楼宾馆)里十分热闹,每至下午,凤凰厅后的灶间聚满了观摩炒茶的参会人员,醉人的茶香弥漫了大半个村子,连百米外的施巷河头也能闻到。原来震泽县政府举办的碧螺春炒茶赛在这里举办,还邀请了江苏省产茶区的代表前来参加。在洞庭东、西两山参赛的30多名选手中,有一位30岁刚出头的秀丽女子,竟过五关斩六将,经过一周的赛事,她炒制的碧螺春夺得全县第一名,被誉为“茶王”。这位获得炒茶“冠军”的选手名叫周瑞娟,东山槎湾村茶农。
周瑞娟
周瑞娟出身槎湾茶农世家,祖父周凤林在村上人称“碧螺老人”。周家在安头坞南山有一大片茶园,每年一开春,总是第一家采制碧螺春,祖父是位种茶、炒茶的好手。父亲周定昌原想弃茶经商,但赴沪几次碰壁后,又回到槎湾重操炒茶旧业。周瑞娟8岁时就跟着母亲上山采茶,13岁时她已经能双手采茶,15岁时学会了炒制碧螺春,加上人长得秀气,被誉为“碧螺姑娘”。周瑞娟心灵手巧,好学上进,不但继承了祖传的炒茶技艺,还到邻村请教名师。勤学苦练,日有长进,就这样,她年纪轻轻就成了炒茶高手。在全县碧螺春炒茶赛期间,还给朱德委员长表演过炒制技艺。
周瑞娟清楚记得,这年4月8日上午,县委书记宋莲芳亲自接见她,告诉她下午有中央首长来观摩炒制碧螺春,县里安排她上灶表演炒茶,一定要炒好。周瑞娟心慌了,红着脸说:“宋书记,这次参加炒茶比赛的选手,有那么多老前辈,我年轻不合适。”宋书记笑着说:“你茶赛夺冠,香味第一,非你莫属,就不要谦虚了,快准备准备吧。”这天下午约2时左右,宋莲芳等领导陪同着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央首长来到春在楼茶赛现场。听说中央首长也要来观摩炒茶,江苏省参加炒茶技术交流会的代表及选手都前来观看,茶灶间挤满了人。首长来到茶灶前,说了声“开始吧”,只见一位皮肤白皙、身材苗条、剪着齐耳短发的年轻少妇,端着一盆碧绿的茶芽,步履轻盈地走到灶前。观看的人都大吃一惊,炒制碧螺春是个力气活,大家原以为表演炒茶的人一定是位五大三粗、腰圆膀宽的东山壮汉,怎么竟是个年轻女子。
周瑞娟表演炒茶
炒茶表演开始,周瑞娟像换了一个人,扑青、抖松、揉捻、搓团……繁而不乱,忙中有稳,步步到位。炒茶中揉捻是最费力的工序,只见周瑞娟把短发往后一拢,抓起锅中半干的茶叶,用足全身的力气在铁锅里朝一个方向揉紧,汗水湿透了她的衬衣。观摩表演的首长带头鼓掌,大家也一齐拍起手来。茶叶尚未起锅,醉人的茶香已弥漫了整座春在楼。“洞庭碧螺春真香!”一旁的首长从锅中拿起一小撮干茶,闻了闻说。
周瑞娟从眼睛的余光中看到首长的面孔,真面熟,好像在那里见过。啊!是朱德委员长,在大会堂的画张上见过。周瑞娟睁大了眼睛,心里又惊又喜。想不到宋书记说的中央首长是朱委员长,自己真是太幸福了。朱德委员长知道这位表演炒茶的选手认出了自己,笑着对她说:“你炒的茶为什么特别香?” 周瑞娟一边操作一边回答委员长说:“关键在揉捻,要有‘蜜蜂脚’,蜜蜂脚越多,茶叶就越香。”周瑞娟说的是东山方言,见朱委员长有些听不明白,陪同观摩的震泽县农业局技术员小陈用普通话介绍说,碧螺春炒制揉捻中会搓碎一些嫩叶,流出少量茶汁,这茶叶碱碰到锅中热量,就会散发出阵阵香味。朱委员长听明白了,但这“蜜蜂脚”是怎么回事?一旁的宋莲芳书记说:“委员长,碧螺春炒干后,茶叶上会出现一些白毫,称茸毛,就像蜜蜂的后腿,茸毛越多,茶越好。”朱德委员长笑着点了点头。
1983年周瑞娟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奖章
观摩会结束后,朱委员长离开春在楼,准备回京。正要上车时,委员长突然想起了什么,对身旁的陪同人员说:“那位表演炒茶的姑娘呢,我要同她道个别。”正在灶间收拾茶具的周瑞娟,听说朱委员长临行要接见她,慌得连围裙也来不及解,急忙跑到大门口停车坪,双手握住了朱委员长的大手。朱德委员长慈祥地对她说:“谢谢你的表演,你很年轻,有这样的技术真不容易,但不要骄傲,要争取更大的成绩。”周瑞娟嘴中不停地应着,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转。
周瑞娟没有辜负朱德委员长的期望,炒茶技艺精益求精,德艺双馨,茶艺茶德在东山镇乃至吴县都名列前茅。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联产承包刚到户时,村里有个别茶农到外地购买青茶来冒充东山碧螺春,她同村党支部书记施志兴多次出面阻止,并语重心长地说:“阿伲槎湾村土质好,气候回暖快,炒手技术高,所产碧螺春茶一直是最好的,不要贪小失大,叫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1983年4月,吴县在东山雕花楼再次举行炒茶比赛,年近六旬的周瑞娟代表东山镇参赛,一举夺魁,全国妇联因此授予她一枚“三八红旗手”金质奖杯。
2004年3月21日《姑苏晚报》施跃文获“茶王”报道
50年过去了,一代“茶王”周瑞娟早已作古,但当年站在小矮凳上、两只小手扒着灶头看好婆(祖母)炒茶的小孙子施跃文已长大成人。好婆晚年传给了他一手炒茶“绝技”,那就是“茶要香,功夫深,过五关,重一手”。所谓炒茶“过五关”,就是扑青、抛松、抒捻、搓团、显毫,而茶香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即“重一手”,也就是“揉捻”,把半干的茶芽捻到破而不碎。周瑞娟晚年曾语重心长地对孙子施跃文说:“茶芽不抒破,新茶就没有香味;而若把茶芽揉碎了,外形失佳,就卖不起价钱了。”施跃文牢记好婆的嘱咐,炒茶时用心钻研技艺,年复一年,也成了炒茶高手。2004年3月20日,吴中区在东山雨花胜境举办洞庭(山)碧螺春炒茶擂台赛,38岁的施跃文夺得第一名,被誉为“茶王”。接着,施跃文在槎湾村创办了“东山第一茶坊”,向村里茶农们传授炒制碧螺春的祖传“秘技”。
//
来源:吴中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