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背景
太湖地处扬子准地台的东南部,出露地层自下而上主要有中志留统茅山组,上泥盆统至石炭系:观山组、擂鼓台组、老虎洞组、黄龙组、船山组,二叠系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长兴组,三叠系青龙组,侏罗系象山群、火山岩,白垩系火山岩、浦口组、赤山组等。大体在三叠纪(2亿5千万年前)以前以海相为主,三叠纪以后则以陆相为主。第四系在全区分布广泛,有海相层位,但更多的为河湖相沉积。区域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以酸性岩侵入与喷发为主,喜山期也有少量基性岩喷发活动。区域构造运动主要发生在印支期、燕山期,但喜山期也有轻微活动表现,已知地质构造主要有东西西方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北北东向构造,其中北东向构造还普遍伴随逆掩-推覆构造,新近研究发现太湖地区发育一个大型环状旋扭构造。它以苏州花岗岩岩体为中心,无锡、江阴、张家港一带的北东至近东西方向褶皱,太湖西南边缘均是这一旋扭构造的组成部分。在西山地区,它表现为北西方向压扭性断裂与褶皱。
太湖西山地区地质发展简史
太湖西山地区地史记录最早可追溯到4.25亿年前。 在距今4.2亿年前的中志留纪世,当时没有太湖,也没有西山,整个苏南与下扬子地区一起,同处在“沧海横流”时期,在我们面前是茫茫一片大海,气侯比较炎热,海底沉积以石英砂为主,海中出现了地质历史中最早的有颌类动物——中华棘鱼,它是硬骨鱼类的远祖。
(图片标题:中华棘鱼化石)
类别:化石-硬骨鱼纲-棘鱼目。
特征:鳍棘大,扁平,长而宽。末部显著弯曲,形成尖刀。中腔大,壁薄,近基部的横切面为三角形。沿纵面布满细长的纵脊及沟痕,相互平行,并与棘的弯曲一致,大部分向末段聚合,个别在接近末端时与背缘相斜交。纵棘从中部开始有相间逐渐消失现象,尤以近后缘部分比较显著。始于晚志留世,至古生代末灭绝,中国南方晚志留世至早泥盆世有中华棘鱼。
距今4—3.72亿年,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海水退出本区,隆起成陆。
距今3.72—3.2亿年,由于地壳活动的差异性,为滨海一滨岸一宁静湖泊环境,当时气候温湿,太湖大地首次披上绿装,在宜兴地区发现了粗大的始鳞木、亚鳞木等化石。
距今3.2—2.7亿年,地壳又开始下降,海水再次侵漫太湖地区,海侵持续了5千万年之久。沉积了一套石灰岩地层,为太湖石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海相生物大量繁殖,主要有虫筳、珊瑚、有孔虫、腕足类等,反映海水盐度正常,气候温暖。
距今2.6亿年前后的晚二叠世早期,海水开始退缩,逐渐演变为滨岸一河流一滨岸沼泽环境,沉积了一套含煤碎屑岩地层。当时气候温湿,植物茂盛,以蕨类为主的植物大量繁殖,西山地区的煤矿,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距今2.5亿年前后,海水再次入侵,成为浅海、海湾。沉积了石灰岩与白云岩地层。距今2.5亿年是重要的地质时代即古生代与中生代的分界线,在此界线上下,生物面貌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繁荣于二叠纪时期的虫筳、四射珊瑚及古生代的三叶虫等均告绝灭。
距今2亿年前后,太湖地区与整个华南地区一样,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地壳运动,地质上称为印支运动,原先在海底的沉积岩,产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并隆起成山,持续几亿年的海洋环境基本结束。
距今1.57—0.65亿年的“燕山运动”期间,地层进一步褶皱、断裂,地壳发生大规模的推覆,西山的缥缈峰等山体就是这时候从其它地方飞来的。太湖地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酸性的岩浆活动特别强烈,到处是一片火的世界。著名的苏州花岗岩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距今6500万新生代古近纪开始,我国东部的渤海、黄海、东海开始出现,海水像“幽灵”一样在太湖大地上时进时退。当地球进入距今260万年开始的第四纪时,气候交替出现冷暖变化,地质学家称之为“冰期与间冰期”。太湖地区也曾几经海水肆虐。
距今1万年前后,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不断耕耘和生息。
来源:苏州市吴中区西山地质博物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