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庙景点

太湖风景名胜区--泰伯庙与泰伯墓景点坐落于无锡市新吴区,是为纪念吴文化鼻祖泰伯而规划的2个独立景点。

1.png

泰伯庙

泰伯庙位于无锡梅村镇伯渎河边,景点面积0.9公顷(核心景区面积0.9公顷)。泰伯墓位于泰伯庙西北七公里处鸿山西南麓,景点面积56.00公顷(核心景区面积23.00公顷)。

2.png

相传商末周原的泰伯为避让王位,从陕西岐山来到梅里,断发文身,将兴盛的黄河流域文化带到苏南“荆蛮之区”,他推广了养畜、耕种、制器等技术,当地人民不断归附,逐步形成了“荆村”、“蛮巷”、到江南第一国家雏形——“勾吴”国。泰伯从此成为吴国的始祖,江南地区吴文化的开拓者。

3.png

相传泰伯还兴修水利,开凿了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三千余年来,历经沧桑,伯渎河水依旧长流不息,“荆村”、“蛮巷”至今沿用未改泰伯是被载入史册的江南地区第一位开拓者。


泰伯庙

泰伯庙,相传原是泰伯故居,泰伯逝后改建为祠堂,后来改称为“泰伯庙”。由于孔子称赞泰伯三让王位为“至德”,当地人民又称他“让王”,因而泰伯庙又称“至德祠”、“让王殿”。

4.png

现存的泰伯庙大殿部分,为明弘治十一年重建者,原有的“采芝堂”、“大树堂”、“德洽堂”、“大夏堂”、“慈俭堂”等已焚于清咸丰年间,现存大门上横书“至德名邦”四字。

5.png

南面的金水河、香花桥,为明代原物,制作古朴,二重门为青石牌坊式,院内还残存负碑石黾二只,再后为大殿,楠木结构,翘角飞檐,端壮轩昂。殿内上悬“至德高风”、“至德莫名”匾额,还有嵌书石条多块,中间有泰伯塑象。

中华传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共同体。泰伯在江南地区开拓的吴文化,最早进入这个共同体的文化之一,其核心就是泰伯精神,即礼让仁孝、至德守信的高贵品质和躬耕为民、开拓进取的高尚精神。

6.png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吴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早已融入进吴地人民的骨血,成为吴地人民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内驱动力。

图片来源:泰伯庙、泰伯墓景点

【打印此页】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