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刘云(1899—1957),字慕宇,东山岱心湾人。刘氏为东山大族,世居河南汴梁,南宋时尚书仆射(相当于宰相官职)刘丝,从河南汴梁(今开封市)随高宗南渡,途经太湖东洞庭山,见岱心湾一带风光秀丽,遂率族定居东山。岱心湾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明代洞庭两山第一名进士——吴惠、东山第一名女诗人——吴庭吉、洞庭山外商洋行第一名买办——沈二园等都出自岱心湾。刘氏世代经商,家境殷实。刘云为刘丝第36世孙,早年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受学校革命思想影响,刘云在读书时就积极参加学校各种进步活动,因从事反军阀活动,被当局追捕,避难于上海务本女子中校,后来又在该校教书避难。1926年12月,刘云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入党介绍人牺牲,无法找到党组织而脱党。1946年又重新与党组织接上关系。)
刘云故乡岱心湾
刘云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黄埔军校,又名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帮助下创办了这所军校。抗日战争中,黄埔军校20万学生,19万人战死在抗日战场上,成为中华英儿最悲壮的一段历史。
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旧址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黄埔军校的建办,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党中央先后两次发出通告,要求各地党组织“选派党团员或进步青年到军校学习,培养党的武装骨干”。赵子俊、蒋先云、李之龙、张其雄、刘云……29名共产党员,根据党组织安排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刘云与新中国开国元帅徐向前、大将陈庚及国民党将领杜聿明、顾祝同、胡宗南等为同届同学。入校时,黄埔军校的大门口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切莫进来;横批是:革命者来。当时考入军校的学生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刘云是苏州东吴大学本科生,不久调大元帅大本营任机要科科长。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后,刘云先后任过国民革命军秘书长,第八军旅党代表、政治部主任,淞沪警察厅政治部主任,武汉行营少将参议及上海、南京、汉口国民党党部主任等。
刘云虽毕业于“黄埔”一期,因是早期中共党员,又不满蒋介石的独断专横,与蒋较为疏远,所以一直得不到重用。抗战前夕,刘云被蒋介石贬往较为边远的甘肃省当民政厅长。在甘肃,刘云发表了不少不满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论,传到蒋介石耳中后,蒋对他很不放心,不久又把他调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粮食局长。
刘云秘密释放“政治犯”的翠峰寺
1937年初,蒋介石把刘云从安徽调往苏州任江苏省反省院院长,意图对他进行拉拢。反省院是国民党当局关押被捕的中共重要“政治犯”的地方,目的是企图软化、策反意志不坚定的党员。刘云在反省院长任上对蒋依然“阳奉阴违”,遭到当局追究与严厉指责。抗战初期,苏州战事吃紧,刘云趁机把苏州反省院中的一批“要犯”迁往东山翠峰寺吴家祠堂。1938年1月27至28日,日机轰炸东山,刘云借机释放了翠峰寺全部被关押人员,对上称“房屋被炸,人员无奈已遣散”,此事被潜伏内部的军统特务告发,刘云被蒋撤职查办。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云经共产党员唐磊之推荐和引导,他暗渡长江,会见了俞铭璜、惠浴宇、林修德等中国共产党的有关领导人,同中共党组织重新接上关系。刘云向党组织提出,要求恢复自己的中共党籍。党组织告知他,在党外做国民党军队上层的统战工作,对解放全中国更为有利。他听从组织安排,返回上海,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搜集情报和做国民党上层的策反工作。
刘云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在国民党高层有很深的人脉关系,统战工作取得不小的成绩。此时,国民党上层虽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鱼龙混杂、各怀异心。刘云在做策反工作时,被昔日所谓的知心朋友出卖,前后两次遭国民党当局逮捕。第一次被捕后,经几位故友营救出狱。1948年,刘云又遭叛徒出卖,在上海被毛森特务机关逮捕,在牢中受尽酷刑,要他交待准备策反的国民党军队将领名单及与中共领导人接头的方法。刘云双腿被打残,终未变节,直至上海解放获释,却从此留下终身残疾。新中国成立后,刘云历任苏南抗美援朝分会秘书、江苏省文史馆秘书、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等职。1954年受极左路线迫害,刘云被江苏省公安厅秘密拘捕,三年后在狱中含冤病故,终年58岁。
刘云生有四子,他被捕后全家受到株连。“文革”结束后,刘云家属都得到了公正的待遇,第四子刘田任过吴县农工部部长。1985年10月12日,苏州市统战部受江苏省统战部和参事室委托,在苏州市委礼堂为省政府参事刘云同志召开追悼大会,彻底推翻强加在刘云头上的一切不实之词,给予平反昭雪。东山乡乡长蒋忠泉和岱松村党支部书记宋海福代表刘云家乡五万多人民,赶往苏州参加了他的追悼大会。12月21日,刘云骨灰安葬在东山法海坞华侨公墓。
江苏省公安厅“刘云案件复查纠错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