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前,嘉兴南湖上的红色小船
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102年间,光阴流转、风雨如磐
世界之林树起巨人的光辉形象
2023年是建党的101周年
同时也是香港回归26周年
在今天
让我们一起向党致敬
来鼋头渚
重温建党的峥嵘岁月
追寻革命英烈们的奋斗足迹
在党的光辉指引下
深入了解鼋头渚的红色文化
汲取奋进力量
第一站:聂耳遗踪
1934年夏秋之间,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大路》摄制组到无锡拍片。当时宝界桥刚在修筑,锡鼋公路正在动工,影片正好利用这筑路的背景进行拍摄。该片导演孙瑜,编剧于伶,演员张翼、金焰、王人美、韩兰根等汇聚于鼋头渚陈园,年轻的聂耳担任作曲。
聂耳白天同筑路工人一起劳动,体验生活;晚上他独自一人住在一幢小阁楼里作曲。面对山明水秀的美景,他的激情喷涌而出,创作出举世闻名的歌曲——《开路先锋》和《大路歌》。“轰!哈哈,轰! 我们是开路先锋......”歌曲歌唱着筑路工人豪壮的心声,激励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1958年前后,市里一批下放干部在陈园旧址开辟园艺场,他们把聂耳下榻处称作“聂耳亭”,并流传下来。“亭者,停也”,含有聂耳曾在此停留之意。
1985年,在建设充山隐秀景区过程中,鼋头渚以聂耳亭为中心,新塑了洁白的聂耳半身像,并配建了厅屋三间作纪念室,名“聂耳遗踪”。2003年6月2日,市政府公布“聂耳亭”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位于鼋头渚充山隐秀的聂耳亭已经成为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会有很多单位组织前来升国旗,奏国歌,缅怀先烈,不忘国耻。汇聚聂耳亭前升国旗、奏国歌,唱响红色赞歌。
让我们系上红领巾,在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下感受中华大地的山河秀丽。
第二站:人杰苑
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无锡就是这样一个城市
无锡人杰馆的先哲乡贤
包括江阴籍和宜兴籍人士共65位
他们的生平事迹分别陈列在四个展厅内
第一展厅:《民族先贤》
第二展厅:《工商巨子》
第三展厅:《艺林巨擘》
第四展厅:《科苑精英·学界泰斗》
苑内名人铜雕32尊则全部出自
吴为山之手
人杰苑
不仅是鼋头渚一处
环境优美、建筑精雅的人文亮点
更重要的是树立起一座精神的丰碑
第三站:王昆仑故居
恍惚间
一位身如秀峰的老人
似从身后的歇山平房中迎出门来
老人安详,深邃
仿佛至于永恒
他便是七十二峰山馆主人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著名红学家——王昆仑
王昆仑(1902—1985),1933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一至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市副市长等职。
1981年12月,当选为民革中央主席,接着又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
在这里,你能领略到王昆仑老人那传奇的一生。
第四站:万方楼
万方楼东北与七十二峰山馆相邻,南为万浪桥,楼名取自唐代“诗圣”杜甫“万方有难此登临”诗句。
1935年8月下旬,时任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的王昆仑,以亲朋好友汇聚太湖别墅消暑名义,于万方楼秘密集合沪宁两地革命志士20余人,开会三天商讨抗日救亡大计。国民党“军统”要员沈醉率行动小组图谋暗杀,因故未果。
50年后,昆仑老和沈醉先生在北京同一医院休养,相遇时沈先生告知此事,昆仑老报之以一笑,“相逢一笑泯恩仇”,传为佳话。而“万方楼会议”则以促进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推动抗日救亡运动而载入史册。
参加者有钱俊瑞、曹亮、陈波儿、沈兹九、王昆仑、曹孟君等。
当年万方楼会议后,部分代表在太湖边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