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古镇——“真吾邑之龙光也”道光十八年钱泳龙光塔进士题名碑

“真吾邑之龙光也”——道光十八年钱泳龙光塔进士题名碑

龙光塔的前世今生,确与无锡的文脉,功名休戚相关。少有人知道,大清道光年间,无锡金石大家钱泳曾在此书写过一块《锡山龙光塔进士题名》碑,刻录了唐宋元三朝,无锡历史上的七十三名进士,包括一名状元,三名宰相,十五名尚书侍郎学士。不知此次大修,能重现这一历史古迹否?”随微信还发来了此拓片的七张照片,六张是清代学者钱泳书写的“道光十八年龙光塔进士题名碑”并跋,一张是同期无锡金匮知县官及上级官员在此观赏此碑的题名碑。

获知此消息,我激动了几天,而看到此碑片的照片,我着实惊喜了一番,惊的是还有这样的碑?我真是孤陋寡闻,难以相信,搞了这么多年的园林文史,特别是平时收集了好多龙光塔的史料,竟然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份资料。感叹我们无锡的历史沉积是多么的丰厚,喜的是此拓片的出现让我大开眼界,看到了这么多的进士,想见无锡古代文风之盛,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龙光塔是文峰塔这一事实,这是非常有力的证据,同时也排除了此塔是佛塔的说法。领导指点我找唐先生了解此事细节,我当即打电话他,唐先生说是他在朋友圈中看到的这份拓片,凭他多年分管文物文化的职业敏感性,觉得此拓片蕴含着很大的文化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这次修塔一定会用得上,他也乐意促成此事,告诉大家。他介绍我找广电的倪先生(他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我一看,又是个熟人,当即电话联系。倪先生很热情,他说是他的一个朋友收藏的,前几年好像在常州某古董市场出现。这两年来,他用了好多精力,暗暗寻索并研究此拓片文史,并独自来到龙光塔周边,企图寻找此碑遗留痕迹,但无功而返。我说,你怎么不和我联系呢?尽管我并不知道历史上有此种碑拓存在,但我对我们单位所存的碑刻拓片还是十分清楚的,我有一份比较全面的存目。通过交流,我想知道此拓片的尺寸并一定要看到此拓片,以便进一步并了解此拓片的来龙去脉。我告诉他此拓片一定是真的。


10月25日上午,倪先生带来了那份拓片,来到我209办公室。我看到拓片被包夹在透明的软玻璃袋里,共二大片,一片大概正反各夹着二张拓片,每张拓片长80厘米,高26厘米,进士题名和年号为隶书,字大三厘米;进士名下生平简介为正楷,字大1.5厘米,均为右排,竖行。“锡山龙光塔进士题名”碑系钱咏撰文并隶书,凡25行,正行每行8字,整个拓片188字;蔡坚立石。这些拓片大部完整,字口也算清晰。只有少数几张有残缺,有可能是原石就残。

10月27日,我请朋友帮忙将此拓片扫描入电脑,一共是九张拓片,发现整个碑刻少了半张拓片,也就是按照年代排第四张,绍兴十八年至绍兴三十年间少了半张拓片,大概少了七个进士,具体名录待考,这可能是这份拓片最大的不足和遗憾。这份拓片的价值在于现存所能看到的无锡方志资料中没有这方碑刻的记载,龙光塔或者其它地方也没有发现这方碑的实物或者残片,因此这份拓片成为龙光塔这段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唯一例证,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我请同事打印此拓片并按年代顺序进行了简单排列,由于像素关系,放大了某些小字后,不甚清楚。下班回家,我细细的放大了看,查阅资料并研读,基本读懂了此拓片的内容。此拓片是横排,从右到左排列着唐宋元三朝进士名录,按朝代、年号、榜号、进士题名并功名事迹一一开列,计唐进士一人,宋进士七十人,元进士二人,三朝凡七十三人。这些进士中有一人是状元,即宋代嘉定十六年蒋重珍;有宰相三人,他们是唐代的李绅,宋代的李纲和另外一人,由于拓片残缺而不全,具体是谁有待考证。

从这份进士题名录中我们发现,唐宋元三朝进士中有无锡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李绅,是在公元806年;有嘉佑二年与苏轼同榜进士的蒋之奇;有李夔、李纲和陈篆、陈翥等父子进士;有蒋之奇、蒋之美和李端行、李尚行等两兄弟进士;有袁默、袁植、袁点和沈初、沈禋、沈愓等三兄弟进士;有喻樗、尤袤、蒋重珍等师生进士,反映出江南无锡家庭历来尚文重教、才俊辈出的优秀家风和传统。


进士题名录作者是钱泳,生于1759年,卒于1844年,无锡人,是著名的金石篆刻家,精于碑记。其著作《履园丛话》包罗万象,蔚为大观,为清中期著名的文人笔记。他在此名录后作一跋,共二十五行,每五行为一节,每行8字,隶书,字大如豆。跋曰:

“右锡山龙光塔进士题名,历唐宋元三朝,可考者计七十有三人,其中有一状元,三宰相,又尚书侍郎学士十五人,俱遵县志,注其官爵,无考者则辟之慎之至也。有明一代甲乙禅联有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之目,已足冠于江左。至国朝而人材尤盛,顺治丁亥己丑吕宫、刘子壮两榜俱中十一人;后邹忠倚史大成金德瑛三榜亦俱中九人,实海内所未有,并当刻诸乐石以成千佛名经,真吾邑之龙光也。爰志数语,尚竢后之君子焉。大清道光十八年九月。邑人钱泳记并书。蔡坚立石。”

可以说龙光塔建成后,无锡文风渐盛。无锡在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曾有“六科三解元,一榜九进士”的荣光。六科是指六次举人考试中无锡人得了三次举人第一,也就是取了三解元。他们是隆庆四年的吴汝伦、万历四年的顾宪成、万历十三年的周继昌。一榜说的是明万历十七年京城科考,无锡有九人同榜录取为进士,他们分别是:叶茂才、周继昌、华士标、杨应文、陈幼学、高攀龙、何湛之、华国雄和堵维坦。清朝的时候,钱泳碑文中说无锡又有三次一榜九进士,二次一榜十一进士。要知道,明清科举,一榜一般也就二三百个进士,无锡能考取这么多,人材之盛,真的是“足冠于江左”,这是无锡科举史上的荣光,应该载入史册。


可以标榜于世的是,无锡历史上出了五个状元,第一位是南宋的蒋重珍,他于嘉定十六年高中状元,此后无锡科举沉寂若干年,一直没有出过状元,转折点是明万历二年(1574)年,状元再次与我们结缘,那年,孙继皋进士第一。清朝,顺治九年(1652)、康熙四十五年、嘉庆六年(1801),邑人邹忠倚、王云锦、顾皋分别高中状元。历史上无锡人共考中五个状元,作为一个县能考取五个状元,在江南诸县中排名靠前。

从无锡县志和专志来看,从唐元和元年李绅成为无锡第一个进士至清末的千余年时间里,无锡一县一共考取了530个进士。我们希望能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明清无锡进士名录,与上述唐宋朝三朝进士题名录一起,镌刻立石,铭记于龙光塔上,再续文脉,共振文峰。

进士,是古代学人之楷模,是读书人功名学问至高的荣誉,甚至是他们毕生的追求,应该与天地日月,名山名塔同存于世。钱泳借修塔之际,研习方志,将三朝进士题名刻石,展示于龙光塔上,辉耀于梁溪之畔,为无锡这座江左名城展示文教之昌盛,以提携后人,启迪来者,勉励年轻学子以此为荣,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化,也是无锡这座城市珍贵的文化遗产。锡惠公园此次重修龙光塔,并借机将此拓片重镌勒石,赓续江南文脉,再塑灵塔文峰,重现文化佳话,是十分功德,也必将与无锡这座历史名城一起名标青史,使名塔名碑名人矗立于名山苍穹间,长美于胜地名泉,滋养着天地万物。莘莘学子,奋发有为,“真吾邑之龙光也”。

【打印此页】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