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鼋渚 | 今日翘楚艳说长春花漪
鼋头渚栽植樱花始于20世纪30年代,这可能与园主杨翰西在1908年2月至6月赴日考察军政的背景相关。期间,他对日本樱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撰写过《鼋渚艺植录》一书,书中对樱花品种分类述之甚详:“樱花,盛于日本,种类极多。千重者,滋长较迟,艳丽不如海棠,而花开繁茂成球,别饶风致;单重者,数年即成大树,花时远望如雾,蔚为奇观,有先花后叶、先叶后花二类。”1936年秋,杨翰西花甲寿庆,无锡纺织业同仁在鼋头渚充山西麓沿湖湾拦水所筑的围堤上建“长春桥”,桥堤上种植单瓣、先花后叶的大山樱良种——染井吉野和柳树,若干年后便形成了“长春花漪”的独特景观。长春樱堤的最终建成,使横云山庄北部景观产生了神奇的变化。即通过桥堤的分隔,规范了游人的视线,又将湖对面的小箕山、大箕山当做了鼋头渚的绝妙借景。而每到樱花盛开时节,那嫣红粉白、烂漫如锦的盛大花境,似云若雾,恍若仙境。人行桥上,一为清漪,一为波浪,动静对比,水趣隽永,更使画面中的人桥倒影与映照在绿波中的绰约花枝,融成一幅天然美景。新中国成立后,这批樱花得到园林部门的精心养护,春日去鼋头渚赏樱,也逐渐成为无锡之旅的重要花事活动之一。1988年,鼋头渚于南犊山北麓及鹿顶山西麓之间的山谷内开辟“中日樱花友谊林”,又于2010年拓展为“樱花谷”。至此,鼋头渚樱花种植面积达65万平方米,品种68种,计30000余株。
从天平山庄看晚明风雅
古人造园,极为重视景观植物的色彩搭配。苍松与红枫就是秋日里的“黄金搭档”。
400多年前,范允临为山庄设计景观时,亦注重青松与红枫的搭配。他曾写诗描绘自己眼中的天平秋色:“天平西岭草萋萋,旧种寒松望不齐。涧底石泉流落叶,山头月出鸟还啼。”
西林图之风弦障,晚明园林中青松与色叶树种组合的经典案例
距今400多年前的一个深秋,范允临登上天平山欣赏秋景。山中秋草萋萋,昔年种下的松树看上去高低错落。他从南方带来的枫香树,此时尚未形成万丈红霞的壮观,山泉中流动的片片红叶也颇有诗情画意。
晚明人张复笔下的无锡名园西林,或许与天平山庄肇建之初,松、枫映水的秋色约略近之。
天平秋色 蒋世颖 摄
也许是天平红枫的主角光环太耀眼,晚明山地园林代表“天平山庄”,反倒显得有些低调。其实即便在晚明时代,天平山庄也称得上江南园林中当之无愧的顶流。
晚明画家张宏笔下的天平山庄
历史学者通常把万历元年(1573)至崇祯十七年(1644)称为“晚明”时代。这个时代政治军事颓靡不振,文人士大夫却极力追求逍遥适意和风雅精致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晚明美学。作为文人居住与活动的重要空间,园林在这个时代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聚贤听琴图》中晚明江南文人园林雅集场景
晚明文人钟惺称:“予游三吴,无日不行园中,园中之园未暇遍问也,于梁溪则邹氏之惠山,于姑苏则徐氏之拙政,范氏之天平,赵氏之寒山,所谓人各有其园者也。”
上图:范允临、邹迪光等合作扇面;
下图:文震孟、范允临、米万钟等合作扇面
翻开天平山庄主人范允临的朋友圈,其中尽是一众园林大咖。苏州艺圃前身药圃主人文震孟,北京勺园主人米万钟,无锡名园愚公谷主人邹迪光,常州止园主人吴亮还是范允临的姻亲。
这些晚明名园后来的命运却各不相同。止园彻底化作历史的尘烟,勺园旧址成为了著名的北京大学,愚公谷早在明末清初就已被华、胡、邹氏族人占据,变得四分五裂。只有天平山庄和艺圃留存到了今天。
晚明画家张宏笔下的天平山庄
翻开晚明吴门画家张宏的天平山图,画中的宛转桥、翻经台、寤言堂,还有山庄门前清澈的十景塘,会让我们感觉熟悉而亲切。400多年的时光匆匆过去,似乎并没有让这座园林发生太多改变。
与其他名园屡屡易主,屡屡改建不同,天平山庄始终在范氏族人的保护之下。到了清代,范允临的儿孙辈对山庄进行了重修,基本保留了山庄原有的格局。
万笏朝天图中描绘的清代天平山庄
晚明人造园反对建筑和景物的壅塞,讲求舒朗和留白,园中宽阔的水面就是最好的留白。无论是北方的勺园还是南方的止园,水面都占到很大比例。 园中水面往往架以曲桥,勺园中主厅勺海堂前的逶迤梁、晚明无锡寄畅园中的骈梁,与天平山庄的宛转桥,无论形态还是造景理念都极为相似。
张宏《止园全景》
晚明人吴彬《勺园图》中的勺海堂和逶迤梁
晚明散文家张岱记天平山庄云:“园外有长堤,桃柳曲桥,蟠屈湖面,桥尽抵园。”对山庄宽阔的水面以及横卧水面的宛转桥印象深刻。
宋懋晋山水图
晚明山麓园林在理水时常巧借山泉。和范允临同时代的松江画家宋懋晋,在画中描绘了晚明江南山麓园引山涧之水入园,在厅堂前聚水成池的造园法。
天平山庄鱼乐国 俞正阳 摄天平山庄则以暗渠引园外桃花涧水,注入寤言堂前的鱼乐国,并与十景塘相通。垒石成方台的建筑构造,也多见于明代园林之中。如无锡名园西林中的“爽台”,就是此类观景方台。
西林图之爽台
11月5日翻经台实拍 俞正阳 摄
天平山庄的翻经台,则是由水而台,由台而廊,由廊而榭而堂的景观组合。由外而内,是从开放到私密的空间过渡。此类园林建筑组合形式,见于和范允临有交往的晚明画家蓝瑛所作山水图中。
翻经台、来燕榭、寤言堂的空间结构
晚明蓝瑛山水图
天平山庄寤言堂位于来燕榭长廊围成的小空间中,符合“悟言一室之内”的私密定位。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多见于晚明时代,在保留至今的古典园林中极为罕见。
《岸圃大观》中晚明福建名园岸圃中的礼佛场所“樾庵”
在一些晚明园林中设有佛堂,佛堂在晚明园中是相对独立的空间。如福建人彭汝楠(1579—1638)辞官回乡建造的岸圃,其中就建有礼佛场所“樾庵”。樾庵门前临水,第一进为小庭园。穿过第二进仪门为主佛堂,内设用于礼佛的供桌、蒲团。主佛堂后面两进是回廊围成的庭院,给人以安静幽深、隔绝尘世之感。
天平山庄咒钵庵第一进庭园
咒钵庵保存下来的建筑有两进,建筑元素大体与樾庵一致,但没有仪门。回廊、景观植物布局也更加灵活,十分讲求与庵外景观的呼应。总体依然体现出晚明简约素雅的风格。
在咒钵庵第一进庭院中可以欣赏到庵外的红枫景观 周路易 摄
故家乔木常不朽:天平红枫的今与昔(下)
年年秋色照丹枫生于崇祯二年的文学家朱彝尊(1629—1709)晚年来到天平山时,清朝立国已经一甲子余。他的《天平山谒范文正公祠》诗以“今睹天书银牓在,年年秋色照丹枫”结尾,并自注:“康熙四十四年(1705)御书‘济时良相’扁悬诸南檐祠,有老枫三十本。”此时距离天平山庄落成将近百年,朱彝尊眼中的枫香树此时已显现婆娑老态。宋荦(1634—1714)于康熙三十一年至康熙四十四年担任江苏巡抚,被康熙帝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是朱彝尊的同时代人。他治理江苏期间勤政爱民,救灾济困,深受百姓拥戴。宋荦也是个旅游达人,当听说天平山拥有苏州最美的红叶景观时,康熙四十年(1701)农历九月,他忙里偷闲到此一游。连蜷雅柏攒,夭矫霜枫矗。或绚如赪虬,或灿如黄菊。参差青松间,一一媚晴旭。晴朗的天气让宋荦心情大好,他注意到,天平山的枫叶在秋季呈现不同色彩,有的已经红透,有的呈现金黄,错落于苍松翠柏之间。生活在乾隆至道光年间的苏州状元石韫玉(1756—1837)对天平红枫的热爱丝毫不逊前贤,赏枫归来每每吟诗作赋,将“凉秋九月霜华零,丹黄杂糅若绣屏”的景色描摹得淋漓尽致。他还将红枫与范仲淹的先贤懿德联系起来,呼吁世人像尊敬范文正公一样爱护这些古枫树。《清嘉录》中关于天平红枫的描写受官宦、名士们的影响,天平赏枫活动迅速风靡起来,并逐渐成为一项吴地民俗。与石韫玉同时代的苏州人顾莼(1765—1832)在《吴中风景》中写道:“丹枫烂漫锦妆成,要与春花斗眼明。虎阜横塘景萧瑟,游人多半在天平。”聊聊二十八个字描绘出当时天平赏枫的盛况。介绍苏州民俗风物的《清嘉录》对天平红枫更是推崇备至:“郡西天平山,为诸山枫林最胜处。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苏州人做事向来讲究时令,过去以农历十月十五日下元节后为天平观枫活动的最高潮,看过了枫叶,一年的游事才算圆满。天平山(杜丹莲 摄)风景天然足漫游清代自道、咸以来外患内忧,苏州很多名胜古迹已是面目全非,旅游活动亦受到影响,但天平赏枫的习俗依然延续了下来。光绪乙酉年(1885)深秋,客居苏州的吴昌硕(1844—1927)跟随朋友到天平山游玩。当时的天平山虽然荒凉,但百年古枫在历经风霜洗礼与朝代更迭后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还是让吴昌硕他们震撼不已。直到夕阳西下,一行人才兴尽而归。吴昌硕《天平山看枫》自吴昌硕登临天平后的百年间,接踵而至的赏枫人中有徐悲鸿、颜文樑、吴湖帆、陆俨少、李可染、林风眠等赫赫有名的艺术大师,甚至连京剧泰斗梅兰芳也曾倾倒于天平红枫的艳丽。他们有的专程为写生、寻找艺术灵感而来,有的只是偶过姑苏,应友人之邀到天平闲游。《旅行杂志》1935年第十号刊登的天平古枫林随着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兴起,天平红枫名声的传播已不完全仰赖名流才士们的诗文书画。1927年春,以提倡旅游为宗旨的《旅行杂志》由近代银行家、旅游业创始人陈光甫创办于上海。《旅行杂志》1935年第十号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天平古枫林照片,并有关于天平红枫的介绍:“(天平)山多枫树,秋深时枫叶冒霜尽成红霞,又为苏地著名佳景。”民国时期,有关天平红枫的介绍屡屡见诸报章、杂志,使之迅速蹿红。1948年的《天平名胜管理处简章》自北宋以来的大多数时间,天平山都在范氏家族的管理维护之下,但范氏后人对祖茔之山进行旅游开发却是一项创举。1933年9月10日,灵天路的前身景范路正式通车,极大地方便了前往天平赏枫的游人。为这条路的建设奔走出力的人中就有范氏后裔,道路最后被定名为“景范”,正是取景仰范仲淹之意。1948年2月,范氏族人共同拟定《天平名胜管理处简章》,规定天平名胜管理处与义庄、义学一样,都属于范氏家族机构,其最核心的职能是对族产进行保护,天平山一带范氏家族所有之建筑、山地、田亩、荒地、树木、柴草等,均由管理处统一履行保护整理之责。有了管理的保障,旅游开发事业方得以次第兴办。在范氏族人的不懈努力下,天平山也开始由郊外山野向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区转变。1990年,范氏后裔与景范中学校长合影是年,由艺林出版社社长、范仲淹第二十九世孙范懋达主持编印,范烟桥、范君博等范氏名人提供文化支持的《天平山导游》正式对外发行三万册,这也是最早一本专门介绍天平山的旅游书刊。这本口袋书以“霜枫红拥御碑亭”彩图为封面,主打红枫品牌以吸引游人。范懋达的同宗兄弟范以日还欣然赋诗称道红枫之美:夕阳红树最宜秋,风景天然足漫游。系个舟儿安个砚,不须磊石再成楼。1977年, 苏州市革委会城建局向财政局申请整修天平山风景区经费的紧急报告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不久之后,范氏族人将包括天平山在内的族产捐献给人民政府。1954年初,当时的苏州园林管理处正式接管天平山,并于是年5月开始陆续修缮御碑亭、接驾亭、高义园等建筑,疏浚十景塘,对历经劫难存活下来的古枫展开保护。同年8月1日,天平山作为公共景区正式对游客开放,一年一度的天平赏枫民俗不仅延续了下来,而且相比以往更盛,慕名前来采风、写生、创作的文学家、书画家、摄影家不知凡几。改革开放后,景区管理处对天平古枫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并逐年补种枫树,红叶景观效果显著提升。如今每到深秋,游人来到天平,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枫红、松青、水碧的绝妙景观,比之古人所见可谓远胜矣!
故家乔木常不朽:天平红枫的今与昔(上)
苏州著名的范氏家族于1948年3月间向当局提交的一份申请书,为我们揭开了天平山一段重要往事。申请书原件现藏苏州市档案馆,通篇在竖笺纸上写成,字迹工整中略带飘逸,大意是说:天平山的名胜古迹自宋代以来屡兴屡废,自1937年苏城沦陷后,又遭受了日寇长达八年的蹂躏与破坏,情状堪忧。为了保护祖先范仲淹的历史遗迹,同时发展旅游繁荣本地经济,范氏家族希望发起成立天平名胜管理处,委派族人范承祖、范懋达担任管理处正、副主任。同时成立艺林出版社,专门出版发行介绍天平山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的普及读本。左 范氏家族的申请书 右 有关部门的批复孤云飞处是松楸位于苏州城西的天平山,与北宋贤相范仲淹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这里不仅坐落着范公祖墓,也是整个范氏家族的根脉所在。位于山麓的范文正公忠烈庙,古往今来有无数名流贤士前来拜谒。“范公存庙貌,山气亦增高。后乐先忧事,拜公天下豪。”吴门画派宗师沈周的这首小诗颇能代表后人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在他们眼中,范公已然成为天平山的代言人,千百年来,他与天平山的故事总是被不断讲述。《凤墅帖》中收录的范仲淹信札直接反映范仲淹与天平山关系的史料并不多,刊刻于南宋的《凤墅帖》中收有一件范仲淹写给同僚好友王素(字仲仪)的亲笔信,其中就提到苏州:“七郎云,欲南中置少屋业耳,礼制中更不迁居也,走知之矣。昔年持服欲归姑苏卜葬,见其风俗太薄。因思曾、高本北人,子孙幸预搢绅,宜复堂构,乃改卜于洛,思远图也。吴中松楸有数房照管,又与奏官,似两不失志。仲仪以谓如何?”因古人多在墓地种植松树和楸树,因而“松楸”也成了坟茔的代称。范家位于吴中的“松楸”即是天平山祖茔,范仲淹的高祖范隋,曾祖范梦龄,祖父范赞时,父亲范墉皆安葬于此。他谈及自己为母亲服丧之时,本想扶榇南下将其归葬祖茔,却因为遭遇“风俗”的阻力而作罢。虽然范母之墓最后被选在了洛阳伊川万安山,可他心中依然挂念天平祖茔,并专门将此事上奏朝廷,以尽慎终追远之责。聊聊数语间,透露出范公对原籍苏州复杂而深厚的感情。据范仲淹二十世孙范兴禾在《范氏迁吴始祖唐柱国丽水府君墓门碑》中的记载:当文正公(范仲淹)在政府时,奏言臣家四世松楸,俱在于吴,请以白云庵为功德香火院,敕赐寺额。宋时将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门下政事堂称为“政府”,范公入“政府”始于庆历三年六月,担任参知政事,止于五年正月外放邠州知州。《凤墅帖》中所收的范公信札大致就写于这段时期。《天平山导游图》书影正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庆历新政轰轰烈烈开始最终却黯然收场,给新政的推动和执行者们带来的是仕途的起落和人生的悲喜。身处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中,家乡苏州依然是范公最深的牵挂。此前,他曾在苏州置义田、设义庄、办义学,并发动族人对族谱进行修订,让这个原先“风俗太薄”的家族形成优良家风并世代传承。尽管范公百年后没能回归天平祖茔,但这片奇秀山水却因他而增色不少。天平红枫(杜丹莲 摄)红树萧萧阁半开天平山素以“清泉、怪石、红枫”三绝闻名海内,其中尤以红枫最负盛名。天平红枫为枫香种属,本非苏州土产。据《天平山志》记载,天平之枫最早是由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允临(1558—1641)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辞官回苏营建天平山庄时所植。根据清初人汪琬《前明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范公墓碑》中的记载,范允临字长倩,号长白,宋范仲淹十七世孙。先世居吴之支硎、天平两山之间,曾祖范汝信移居华亭。及允临贵,复居吴县。范允临是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中进士后“授南京兵部主事,改工部,历员外郎、郎中,俱在南京。出为云南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政。迁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未至任而归。”我国野生枫香种群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南方省区,这与范允临的宦游轨迹重合颇多,他在任职地或回吴途中收集枫香树苗是极为方便的。由于缺乏文献记载,还原范氏当年栽枫的细节颇为不易。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范允临行书诗轴,根据诗中意象推断,描写的应该是天平山庄和山庄后的小孤山梅林。诗轴右上角还钤有一枚“萧萧阁”引首章,其显然是以主人斋号入印。范允临当年拥有的宅园不止一处,但唯独天平山庄以楼阁闻名。董其昌《范长倩偕隐天平山居四首》有“滇海奇游万里馀,天平楼阁化人居”之句。晚明散文家张岱到天平山拜访范允临,亦注意到山庄中的“绘楼幔阁”。天平山(常州0916 摄)以范允临之渊博,给厅堂楼阁及园中景物题名不会没有出典。“萧萧”原是形容风拂草木发出的声响,因为枫树遇风则鸣,故唐人常以“萧萧”二字形容枫林,如张祜《华清宫四首》中的“红树萧萧阁半开”,又如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中的“红叶晚萧萧”,再如戴叔伦《过三闾庙》中的“萧萧枫树林”。由此不难想见,当年范允临根据唐诗意境在山庄营造枫林景观,而萧萧阁应该是专为赏枫而设的楼阁。晚明时期表现秋景的设色山水图中,经常出现红叶与苍松相互掩映的画面。造园如作画,范允临为山庄设计景观时,亦十分注重青松与红枫的搭配,他曾为晚明吴门画家张宏所绘《天平万笏》册页题诗道:天平西岭草萋萋,旧种寒松望不齐。涧底石泉流落叶,山头月出鸟还啼。范允临《天平山诗》手迹在距今400多年前的一个深秋时节,范允临登上天平山欣赏秋景,山中秋草萋萋,昔年种下的松树还没完全长成,看上去高高低低。他从南方带来的枫香树此时尚未形成万丈红霞的壮观,但山泉中流动的片片红叶也颇有诗情画意。天平山(严忠 摄)来不及等到枫树长大,崇祯十四年(1641)84岁的范允临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三年后,国祚276年的大明王朝寿终正寝。(未完待续)
人文史话丨话说惠山寺古银杏
人文史话丨话说惠山寺古银杏银杏之名据说由宋代的皇帝命名,起得很好听,当时他的龙椅都是用银杏木做成的。可见,银杏这种树木的文化影响有多大,可以说是“国树”。银杏各地都有,而在无锡,最著名的银杏树,莫过于惠山寺的洪武古银杏,而人们最想知道的是,这棵银杏树到底多少岁? 有三个地方可以查证到它的年龄。一个是文化上的,告诉你传说中这树种植于明代洪武初年,也就是1368年以后。一个是大树的古树名木铭牌,这是它的身份证,信息是官方发布的。2020年制作的铭牌上标明的树龄是630年。另一个是树之东南地上有一方石刻,上面有610年的明确年岁,公布日期是1999年4月。应该指正的是,如果按明洪武初年,算到公布立碑的1999年,那么此时这树应该是631年,而不是610年。 有一画一诗证明这树至少在清代乾隆和嘉庆年间已经长得相当的壮硕。关于诗,清代邑人秦琳有诗“大同殿下绿苔滋,银杏浓阴覆石墀”,地点、树名交代得很清楚。诗中还写到了“笑指树头新结子,青青多在寄生枝”。这里的“寄生枝”是指寄生于银杏老树上的植物,学名“薜荔”,至今仍生活在这老树的怀抱中,成为相融共生的一个案例。 由于乾隆至同治年间文人的重视,再加上李鸿章在同治年间利用惠山寺废墟营造昭忠祠,其祠之仪门恰在洪武银杏之后,这棵大树处在突出的位置,位于游人必经之处,旁边又有“偃人石”,因此听松亭、不二法门、古银杏、昭忠祠门这四景的组合便成为惠山风景的经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9年成立了锡惠公园,大同殿前人来人往,古银杏长得越来越精神。当然,当时限于社会发展水平,游客远没有现在多,尽管年年金黄,这棵树远没有现在名气大。1980年春,园林部门对古银杏采取保护措施,挖去水泥地面,施肥复壮并改铺砖地,增强透气性,还专门制作了一块搪瓷说明牌,介绍这棵古树。两年后的1982年8月,这棵大树结了七颗白果,雄树结果,甚为罕见,专家称其为植物的“性反转”现象,引起业内关注,来观赏这大树的人也渐渐增多,这棵树也越发健壮,像是焕发了青春。 这棵大树究竟多少年龄? 今年6月,从事古树名木保护的专业公司对惠山洪武古银杏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监测,重点测一下它的树龄。采用树木年龄“三段法”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得出古银杏树龄约为675年。如果说这棵银杏真的是675岁,那么就是种植于1347年前后,那时中国的历史年表显示为元代末年,就不是明初。如果有上下50年的误差,按推迟50年,那么这树就是1397年,倒是符合明代这一历史时段。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有更权威的结论。
锡惠景区二泉文化——试读苏轼的二泉诗
试读苏轼的二泉诗 宋代大文豪苏轼游历广泛,经历坎坷,一生留存诗词3459首,有名的很多。他对无锡惠山、二泉情有独钟,曾多次往来,访友品泉,吟诗抒情,诗作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这首作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春的《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以下简称二泉诗)。诗云:“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1996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亲书碑文。此碑立于二泉门前,书法采用的是行草,龙飞凤舞,行云流水,名家镌刻,可谓诗、书、碑三绝,是二泉千年文化在当代的延续,目前已成靓丽的文化名片。 黄稚圭刻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苏轼“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对“天下第二泉”有深入的了解,而且有自己的情感和体会,他在《东坡集》中云:“惠山寺东为观泉亭,堂曰漪澜,泉在亭中,二井石甃相去咫尺,方圆异形。汲者多由圆井,盖方动圆静,静清而动浊也。流过漪澜,从石龙口中出,下赴大池者,有土气,不可汲。泉流冬夏不涸,张又新品为天下第二泉。” 熙宁五年(1072),苏轼37岁,由京官请调地方,担任杭州通判,此时的他游历江南,往来于常州、无锡、宜兴与杭州之间,所以他在“二泉诗”中称“踏遍江南南岸山”,既然踏遍了却又说“逢山未免更流连”,表达了他对山的特殊偏好。其实他这开头几句是为下面的诗句作铺垫,他是在山中寻觅,寻找山水风景和人间美物,因为他眼中有山,所以山水间有大美,他也格外的留连江南的山。看得出,苏轼的心中始终是乐观的,他心中的山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尽管苏轼经历了很多的山,甚至已经踏遍了,而现在逢到的山是这座惠山,因为有名泉而使他更加流连。他这句诗是为了引出后面的泉。开头就不俗。苏轼在“二泉诗”诗题中说得很清楚,到无锡惠山来了为了谒钱道人的,谒就是拜见,含恭敬意。这个钱道人是谁呢?钱道人姓钱名颖,职业是惠山的一个道人。他的哥哥是被苏轼称为"乌府先生铁作肝"的清官钱顗,宋史上记称“顗当官而行,无所容挠,遇不可,必争之,由是独见器重。知赣、乌程二县,皆以治行闻。”时称“铁肝御史”。 在谒钱道人后就要烹小龙团了,这个时候,苏夫子说“独携天上小团月”,就是说他一个人悄悄带上小团月,这是很名贵的茶,皇帝高兴时赏赐给他的,份量很少,只能独自享用,是不能够和他人分享的。诗题中说的“小龙团”是蔡襄在福建任职时特为宫廷定制的一种茶饼,茶叶采下后经蒸熟发酵压制成团,茶为圆饼形,上印龙凤图案,八饼为一斤,岁贡皇帝饮用。这个茶的饮用方法是用热水将茶饼泡开滤干,然后磨成粉,再将好水烧开后加入这种茶粉进行烹制。所以苏轼说是“烹小龙团”,烹是饮茶的一种工艺,是一种考究。 那么为啥苏轼说是小团月而不是说小龙团呢?北宋仁宗时,有龙团、凤团、月团等种种茶饼,龙团又有大、小龙团。苏轼在这里把小龙团说成小团月是为了他写诗的需要,因为月亮只有天上有,那么我在踏遍了名山之后,发现这个地方有一个名泉,突然从天上飘然而下,带上了天子赐给我的圆如月亮的小龙团,“来试人间第二泉”。这个“天上”一个是指天子,有独大独尊的意思;第二是指这茶饼,是得日月天地之精华,是人间所未有之宝物之灵物。“来试”有恭敬的意思,虔诚地面对人间最美的泉水,最好的茶是要用最好的泉来“试”的。从诗的写作来说,这两句诗是一定要对仗的,被称为“颔联”,“独携”对“来试”,“天上”对“人间”,“小团月”对“第二泉”,共三对,显露出苏轼高超的文学才能。 接下来的第五六句被称为“颈联”,“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品了泉茶以后,有点飘飘然了,上山看太湖,心情也是顺着萦回的石路起伏陶醉,好像踯躅在九龙脊上。而到了峰顶,眺望山下水光翻动,此时犹如自己骑在龙身上翻滚于五湖天边,心情极其澎湃洒脱,兴致到了极点,这是来试人间第二泉后产生的奇效。此诗也描述了九龙山与具区太湖的区位关系,在天上看,惠山就像是出没翻动于五湖中的一条苍龙,活灵活现,无锡是这样的灵动传神。苏轼把无锡的湖山写得如此之美,他是写无锡美景的高手,第一人。 尾联是全诗的收尾,起到提升全诗意境的重要作用。苏轼说“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风万壑传。”这里涉及到一个典故:孙登是曹魏、西晋时期的高人,常在山中修炼,当时文人阮籍紧随其后,求道于他。孙登常无言无语,只是在听到阮籍啸时才动容一笑,而阮籍怏怏离去走到半山道中,忽然听到一声长啸,地动山摇,松涛逐浪,排空而来,万壑传响,是为“孙登啸”。阮籍发现这才是真正的高人!苏轼谒了钱道人,品了二泉茶,赏了五湖景,登山途中,已经沉醉,可以忘记庙堂之上,只听到松声,全身心与自然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放空心灵的逍遥游!世上自有神灵在,世事是那么的可爱,无须再去求道求神,禅理、智慧和快乐尽在自然万物之中,充分表达了苏轼达观的人生观!本诗语言朴实、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是千年以来描写无锡风景的杰作。
石湖拾趣|蠡岛烟雨,一叶扁舟去
石湖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从史前文明到吴越争霸的春秋,再到范成大退隐石湖的两宋,又至明、清两代,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佳宠。在悠悠的历史长河里,石湖见证过哪些家国天下,爱恨离愁的故事,又有过哪些美丽动人,玄幻隐秘的传说?今天,就从一代“商圣”范蠡说起。范蠡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国,一心辅佐越王勾践。公元前494年夫椒之战,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征战越国,在交界之地夫椒山击溃越军,越国大败,被迫向吴国求和请降,越王勾践作为人质在范蠡陪同下至吴国为奴。三年侍奉,卑躬屈膝,勾践逐渐赢得夫差信任,后被赦免回国,归国后的勾践卧薪尝胆,不忘雪耻,范蠡、文种等谋士为其出谋划策,欲用“美人计”,选绝色美女送给夫差,消磨其意志。野史中说,越国大夫范蠡为此周游全国,遍访佳人,偶然在浣纱江畔与西施相逢,才子佳人,一见钟情。但国难当头,范蠡终究是把以西施为首的越女献给了吴王夫差。夫差对能歌善舞、风华绝代的西施深爱不疑,自此歌舞升平,流连酒色。后来的故事我们就熟悉了,越王勾践一雪会稽之耻,夫差兵败自刎,吴国彻底灭亡。东汉《越绝书》载:“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相传,范蠡功成名就后就是由今石湖所在位置携西施泛舟四海,自此归隐江湖,蠡岛也因此得名。
蠡岛项目位于石湖东南,地理位置上四面环水,其前身为苏州“华南虎繁育基地”,基地搬迁之后,岛上一度环境破旧,基础设施缺乏,项目建设在困难与挑战中有序推进,并在2018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蠡岛的设计与建设充分利用了石湖现有的优质景观资源,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结合,营造出“远看山湖近观鱼”的特色。
范蠡也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传奇事迹不止于此。相传其乘一叶扁舟隐遁后,化名姓为鸱夷子皮,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财,广撒钱财救济贫苦百姓,其淡泊名利的商人形象为世人所赞,被后人尊称为“商圣”,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文/图 苏州市石湖景区管理处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惠山古镇——“真吾邑之龙光也”道光十八年钱泳龙光塔进士题名碑
“真吾邑之龙光也”——道光十八年钱泳龙光塔进士题名碑
龙光塔的前世今生,确与无锡的文脉,功名休戚相关。少有人知道,大清道光年间,无锡金石大家钱泳曾在此书写过一块《锡山龙光塔进士题名》碑,刻录了唐宋元三朝,无锡历史上的七十三名进士,包括一名状元,三名宰相,十五名尚书侍郎学士。不知此次大修,能重现这一历史古迹否?”随微信还发来了此拓片的七张照片,六张是清代学者钱泳书写的“道光十八年龙光塔进士题名碑”并跋,一张是同期无锡金匮知县官及上级官员在此观赏此碑的题名碑。
获知此消息,我激动了几天,而看到此碑片的照片,我着实惊喜了一番,惊的是还有这样的碑?我真是孤陋寡闻,难以相信,搞了这么多年的园林文史,特别是平时收集了好多龙光塔的史料,竟然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份资料。感叹我们无锡的历史沉积是多么的丰厚,喜的是此拓片的出现让我大开眼界,看到了这么多的进士,想见无锡古代文风之盛,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龙光塔是文峰塔这一事实,这是非常有力的证据,同时也排除了此塔是佛塔的说法。领导指点我找唐先生了解此事细节,我当即打电话他,唐先生说是他在朋友圈中看到的这份拓片,凭他多年分管文物文化的职业敏感性,觉得此拓片蕴含着很大的文化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这次修塔一定会用得上,他也乐意促成此事,告诉大家。他介绍我找广电的倪先生(他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我一看,又是个熟人,当即电话联系。倪先生很热情,他说是他的一个朋友收藏的,前几年好像在常州某古董市场出现。这两年来,他用了好多精力,暗暗寻索并研究此拓片文史,并独自来到龙光塔周边,企图寻找此碑遗留痕迹,但无功而返。我说,你怎么不和我联系呢?尽管我并不知道历史上有此种碑拓存在,但我对我们单位所存的碑刻拓片还是十分清楚的,我有一份比较全面的存目。通过交流,我想知道此拓片的尺寸并一定要看到此拓片,以便进一步并了解此拓片的来龙去脉。我告诉他此拓片一定是真的。
10月25日上午,倪先生带来了那份拓片,来到我209办公室。我看到拓片被包夹在透明的软玻璃袋里,共二大片,一片大概正反各夹着二张拓片,每张拓片长80厘米,高26厘米,进士题名和年号为隶书,字大三厘米;进士名下生平简介为正楷,字大1.5厘米,均为右排,竖行。“锡山龙光塔进士题名”碑系钱咏撰文并隶书,凡25行,正行每行8字,整个拓片188字;蔡坚立石。这些拓片大部完整,字口也算清晰。只有少数几张有残缺,有可能是原石就残。
10月27日,我请朋友帮忙将此拓片扫描入电脑,一共是九张拓片,发现整个碑刻少了半张拓片,也就是按照年代排第四张,绍兴十八年至绍兴三十年间少了半张拓片,大概少了七个进士,具体名录待考,这可能是这份拓片最大的不足和遗憾。这份拓片的价值在于现存所能看到的无锡方志资料中没有这方碑刻的记载,龙光塔或者其它地方也没有发现这方碑的实物或者残片,因此这份拓片成为龙光塔这段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唯一例证,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我请同事打印此拓片并按年代顺序进行了简单排列,由于像素关系,放大了某些小字后,不甚清楚。下班回家,我细细的放大了看,查阅资料并研读,基本读懂了此拓片的内容。此拓片是横排,从右到左排列着唐宋元三朝进士名录,按朝代、年号、榜号、进士题名并功名事迹一一开列,计唐进士一人,宋进士七十人,元进士二人,三朝凡七十三人。这些进士中有一人是状元,即宋代嘉定十六年蒋重珍;有宰相三人,他们是唐代的李绅,宋代的李纲和另外一人,由于拓片残缺而不全,具体是谁有待考证。
从这份进士题名录中我们发现,唐宋元三朝进士中有无锡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李绅,是在公元806年;有嘉佑二年与苏轼同榜进士的蒋之奇;有李夔、李纲和陈篆、陈翥等父子进士;有蒋之奇、蒋之美和李端行、李尚行等两兄弟进士;有袁默、袁植、袁点和沈初、沈禋、沈愓等三兄弟进士;有喻樗、尤袤、蒋重珍等师生进士,反映出江南无锡家庭历来尚文重教、才俊辈出的优秀家风和传统。
进士题名录作者是钱泳,生于1759年,卒于1844年,无锡人,是著名的金石篆刻家,精于碑记。其著作《履园丛话》包罗万象,蔚为大观,为清中期著名的文人笔记。他在此名录后作一跋,共二十五行,每五行为一节,每行8字,隶书,字大如豆。跋曰:
“右锡山龙光塔进士题名,历唐宋元三朝,可考者计七十有三人,其中有一状元,三宰相,又尚书侍郎学士十五人,俱遵县志,注其官爵,无考者则辟之慎之至也。有明一代甲乙禅联有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之目,已足冠于江左。至国朝而人材尤盛,顺治丁亥己丑吕宫、刘子壮两榜俱中十一人;后邹忠倚史大成金德瑛三榜亦俱中九人,实海内所未有,并当刻诸乐石以成千佛名经,真吾邑之龙光也。爰志数语,尚竢后之君子焉。大清道光十八年九月。邑人钱泳记并书。蔡坚立石。”
可以说龙光塔建成后,无锡文风渐盛。无锡在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曾有“六科三解元,一榜九进士”的荣光。六科是指六次举人考试中无锡人得了三次举人第一,也就是取了三解元。他们是隆庆四年的吴汝伦、万历四年的顾宪成、万历十三年的周继昌。一榜说的是明万历十七年京城科考,无锡有九人同榜录取为进士,他们分别是:叶茂才、周继昌、华士标、杨应文、陈幼学、高攀龙、何湛之、华国雄和堵维坦。清朝的时候,钱泳碑文中说无锡又有三次一榜九进士,二次一榜十一进士。要知道,明清科举,一榜一般也就二三百个进士,无锡能考取这么多,人材之盛,真的是“足冠于江左”,这是无锡科举史上的荣光,应该载入史册。
可以标榜于世的是,无锡历史上出了五个状元,第一位是南宋的蒋重珍,他于嘉定十六年高中状元,此后无锡科举沉寂若干年,一直没有出过状元,转折点是明万历二年(1574)年,状元再次与我们结缘,那年,孙继皋进士第一。清朝,顺治九年(1652)、康熙四十五年、嘉庆六年(1801),邑人邹忠倚、王云锦、顾皋分别高中状元。历史上无锡人共考中五个状元,作为一个县能考取五个状元,在江南诸县中排名靠前。
从无锡县志和专志来看,从唐元和元年李绅成为无锡第一个进士至清末的千余年时间里,无锡一县一共考取了530个进士。我们希望能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明清无锡进士名录,与上述唐宋朝三朝进士题名录一起,镌刻立石,铭记于龙光塔上,再续文脉,共振文峰。
进士,是古代学人之楷模,是读书人功名学问至高的荣誉,甚至是他们毕生的追求,应该与天地日月,名山名塔同存于世。钱泳借修塔之际,研习方志,将三朝进士题名刻石,展示于龙光塔上,辉耀于梁溪之畔,为无锡这座江左名城展示文教之昌盛,以提携后人,启迪来者,勉励年轻学子以此为荣,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化,也是无锡这座城市珍贵的文化遗产。锡惠公园此次重修龙光塔,并借机将此拓片重镌勒石,赓续江南文脉,再塑灵塔文峰,重现文化佳话,是十分功德,也必将与无锡这座历史名城一起名标青史,使名塔名碑名人矗立于名山苍穹间,长美于胜地名泉,滋养着天地万物。莘莘学子,奋发有为,“真吾邑之龙光也”。
【老金说惠山】阿炳与惠山名胜
无锡惠山自古便是名胜之地,惠山寺,寄畅园、天下第二泉、云起楼等诸多名胜古迹引来八方游客。每年的春秋两季朝山进香、踏青登高,求神祭祀,更是游客云集。旧时的惠山是不用买门票的,达官贵人,公子小姐,商人小贩,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可去游玩。有钱人雇个车从西门出棉花巷过吊桥,经五里街直达惠山寺;或者全家雇一条船从古运河经龙头河从惠山“地杰人灵”牌坊上岸,然后进秦园,一路游玩。到惠山游玩是因为有名山佳泉,有古刹祠堂,有园林茶馆。凡人多的地方,就有赚钱的机会。天下第二泉一带是游人最为密集的地方,那里茶馆生意因为二泉水甘冽的缘故颇为闹猛,又由于聚集了许多卖唱的民间艺人而使吃茶的人更多。这些艺人,有唱滩簧的,有捏泥人的,也有说书的,为游人增添了不少游兴。而瞎子阿炳就是经常在此献艺卖唱的艺人。阿炳出身贫穷,本是道士,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从小的道场生活使他学得一手好技艺,吹拉弹唱样样全能。出道得早,年纪轻轻就是无锡雷尊殿有名的当家道长。由于身患眼病,治疗不周而导致他双目失明。从此只能流落街头,卖唱为生。一把破胡琴就是他全部的家当,头戴旧礼帽,架着黑墨镜,伛偻着身体,就是他典型的艺术形象。阿炳的到来常常会引来许多围观的游客。他有声有色的说唱,诙谐入调的琴曲引得许多过路人驻足流连,哈哈大笑。阿炳颇有人缘,只要有人听,就会一直拉下去,唱个不停。有时唱得晚了,要回城里崇安寺得经过西门,城门已经关了,就只能到二泉上方的道观玉皇殿借宿。久而久之,阿炳成为惠山讨人喜欢的常客。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寇侵华猖獗,铁蹄蹂躏神州大地,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瞎子阿炳流落于惠泉山麓,常到惠山寺听松石床上静听松涛,向惠山寺的和尚学习琴曲,其中就有一曲名为《听松》的。据阿炳说,这首曲子原本是宋朝时惠泉山的一位和尚创作的,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描述的是岳飞大战金兀术的抗金故事。一日,金兀术被宋军打得丢盔弃甲,慌张遁入惠山寺,正要在石床上小憩。忽听松涛如吼,睡梦中以为宋军兵马飞袭而来,吓得心惊肉跳,滚下石床。由于用力过猛,竟在石床上扯下一道深深的爪印,至今人们还能在石床的东侧看到。所以此曲又名“听宋”。阿炳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和这首琴曲,时常在灵感中流淌出激昂、沉雄的旋律,流响在大街小巷间。以琴明志,用这种方式来反映心声,表达自己对日寇的愤怒。
阿炳对惠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非常熟悉,他能用乐器逼真地摹仿飞鸟走兽、天籁妙音。从他那悠扬委婉的琴声里,你能听到惠山的松涛,二泉的流水,秦园的清吟……1950年9月2日晚,当音乐家杨荫浏、黎松寿、曹安和等为他录音时,他两天内一气录了六支曲子,三首琵琶,三首二胡曲。其中有一支阿炳最拿手最喜欢的二胡曲,是阿炳卖唱时时常拉奏的。当时本没有名字,当音乐家提议将这首曲子起名为《二泉印月》时,阿炳连声说“好个,好个”……两个月后,阿炳因病不幸去世,“二泉印月”顿成绝响。后来,《二泉印月》正式定名为《二泉映月》,曾被灌制成唱片,广为流传。也被选送为国礼及在国内外大型音乐会上演奏。从民间小曲登上了大雅之堂,从无锡走向了世界。
这首乐曲从曲名意思看描写的是惠泉山二泉倒映的月光:月映二泉,一幅优美的惠山夜色图。其实细心聆听,你会发现这分明是盲人阿炳坎坷人生的真实写照,是他心声的自然流露。想信每一个听过此曲的人都会难忘的感受,不同年令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顺境中的人听后感到委婉抒情;逆境中的人听后感到澎湃激荡……真是风情万种,百听不厌。《二泉映月》荡涤了人们的心灵,给人以灵智和力量。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二泉映月》的知音,他们从阿炳的乐曲中听到了泉声,看到了月色,引起共鸣,得到了美的享受和升华,这或许就是人们热爱此曲的原因之一。
《二泉映月》情感深沉真挚,旋律委婉优美,形象刚健鲜明。五十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听项祖英在沪演奏《二泉映月》后说:“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很好,要继续发扬之”。
许多人说《二泉映月》不是标题音乐,并非描写二泉景物。而今天我们认为《二泉映月》就是描写二泉的清风明月,泉水细流。据阿炳自己讲此曲来源于道家的唢呐曲。但据黎松寿先生分析,乐曲地方风味特别重,应该是阿炳综合了许多古曲自己创作出来的。是因为阿炳曾经有过明亮的眼睛,曾经感受到二泉月色之美,人生曾有得意之时,而今双目失明,往事历历,人生如琴。他要用音乐来诉说他的人生感受,他渴望幸福,思想便从他的琴弦上流露。应该说,《二泉映月》倾注了阿炳全部的人生感受,是他的心血力作。
“二泉”和“听松石床”早在唐代就颇有盛名,而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外地的游客、甚至海外的游客知道二泉、知道惠山,甚至认识无锡却是因为阿炳《二泉映月》的缘故。他们慕名而来,可见音乐跨越了地域的界限。人们因为热爱《二泉映月》而来到无锡,来到惠山。阿炳倘若有知,有这么多人热爱他的作品,为他的音乐所陶醉,所痴迷,也应笑慰九泉了。
是《二泉映月》使“天下第二泉”再次扬名,赋二泉以音乐的性灵和生命的律动,人们热爱《二泉映月》。由于《二泉映月》的缘故,1983年阿炳墓迁葬至锡惠公园杜鹃园竹林旁的坡地,让民间音乐家能长眠于此,伴泉而息。同时也便于人们凭吊纪念。每年来墓地看望悼念阿炳的游客数以万计,络绎不绝。清明节,游客自发为阿炳墓献花,表达人们对他的景仰和怀念。时常有人在墓旁演奏他的作品,琴音如诉,余音绕墓陪伴他度过欢乐的日子。1998年,锡惠名胜区在二泉景区播放《二泉映月》;后来,又多次举办《二泉映月》赏听会,并成为夜间公园文化游园活动的重要内容,深受海内外游客的欢迎和好评;近二年,又专门邀请乐队现场为游客演奏,使游客能在二泉之畔亲身聆听这优美的乐曲,使人们更好发了解二泉、阿炳和《二泉映月》。2006年,由顾奇伟教授设计的阿炳音乐台,纪念馆及阿炳墓园,给我们今天的惠山名胜又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观。一条乱石铺就的崎岖小道,穿越山洞,蜿蜒通向墓区,抬头仰望,视点处是著名雕塑家钱绍武教授设计的阿炳铜像。设计师意图反映阿炳在“苦难中寻找光明”这一人生历程。
现在,阿炳已融入于惠山名胜之中,今天的二泉因名曲而生辉。惠山是阿炳安息的地方,愿阿炳与青山常在,与二泉长流。愿二泉映月响彻寰宇。
文/金石声
惠山说:泰伯与仲雍
惠山说:泰伯与仲雍在江南无锡,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说过一个历史人物——泰伯,这里有纪念他的庙、祠堂、坟墓等历史遗迹和众多的传说故事。当年他开挖的伯渎河流淌了二千多年,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泰伯又称太伯,是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原人氏,他大概生于殷商武丁丁丑年(公元前1244年),殁于殷商廪辛丁末年(前1151年),活了95岁,可谓高寿。泰伯来自陕西。由于其三让王位,千里奔吴,开发江南而成为一代宗师。“太伯,可谓至德也。”此话是史官司马迁《史记》中记述的孔子对吴泰伯的评述。
那么,泰伯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呢?他在江南又留下什么样的丰功伟绩呢?
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这个吴文化的源头却来自数千公里外的中原,一个称为姬吴的周部落。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尘,来到3200以前,讲述那段给江南吴地带来千年文明启蒙的动人故事。话说公元前十二世纪,也就是中国历史纪年的商朝末年,岐山(今陕西)姬姓周部落的首领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和他的儿子昌都素有贤名,深得太王的喜爱。按古礼制,王位应该由嫡长子泰伯来继承,而季历排行最小,没有承袭王位的资格。周太王当然不能明着将王位传给孙子昌,左右为难之机,太王就说了一句:“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意思很是明显。泰伯得知他的父亲想将王位破例传给他同父异母三弟季历和侄儿姬昌,就带着二弟仲雍以为父治病采药为名东走荆蛮之地梅里,为的是顺从并成全父王的意愿。这是第一让。后来太王去世,泰伯回到歧山料理父王后事,家族中又有人提出让他继承大统,他又拒绝,此为二让;再后来,他的三弟季历劝说他接受这个王位,他推说“断发文身,示不可用,终不归”,意思是说我的人已经远走江南很长时间,入乡随俗,头发也剃了,身上也纹了图案,好像当地的土人,已经完全不像一个周王了,不能归来再做什么王了。此为第三让。后世孔子听说这个故事后就感慨地说:“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说,泰伯的道德,可以说是高到了极处。他曾经三次将天下让给弟弟季历,人民不知道如何称颂他的至高德行。泰伯,就这样将王位让得那样的和平,那样的干净,处置得平平稳稳,合情合理,所以孔子称许他至德。这个故事就是被历代所称道的“三让天下”。至德这个美名开始传播。
其实当年周太王将王位传给季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迫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因为当初周国国力尚弱小,季历娶了商朝贵族之女太任为妻,周人的发展是飞速的。因为季历的妻子来自殷商贵族,季历的身价也就由此陡升,其子姬昌的地位也因此而显贵。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姬昌出身好,是大邑商族的外孙。商王武乙对季历又是赏地,又是赏玉,又是赏马。而商王文丁直接给他封官了。正是有了商王朝的各种支持,周人在经济和军事力量方面不断壮大,从当年的为躲避戎狄侵扰而迁移,到季历时的对周边戎狄连连大举征讨,可见季历时周人的发展有多神速。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太王是出于现实的政治和无奈,所以他情愿违背礼制,同时也造就了泰伯仲雍的三让。而泰伯仲雍识事务、顾大局,避免了王位之争和家国的劫难,可以说是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智慧之举,为后世所称赞。泰伯远走避位,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历尽艰险,长途跋涉,几经流迁,最后落户的地方就是距岐山有3000里之遥的梅里。当时的梅里与中原相比,还处于蛮荒阶段,泰伯到了这个地方,入乡随俗,与当地人民一样断发文身,不畏艰辛、勇于开拓,将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传到江南,并兴修水利,开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流“伯渎河”,数年之间,人民殷富,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当地居民闻声归附者千余家,奉立泰伯为君主,称为吴泰伯,自号“句吴”。为吴国立国之君王,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基础。从泰伯开始,终于最后一位吴王夫差,时在公元前四七三年,吴国共传二十五世。
梅里究竟在哪里,因为年代久远已不可考证,一般认为即今无锡梅村一带。泰伯卒,葬于梅里东(今无锡鸿声镇)之皇山(后名鸿山)北麓。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泰伯的生日,所以每逢此日,梅里一带人民纷纷前往瞻仰朝拜,称为泰伯庙会,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历清明节,梅里人民和全国各地吴姓宗亲都有祭祀泰伯庙的风俗。泰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几千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
由于泰伯的功德盖世,人民为了纪念他,建有泰伯墓,泰伯庙,都是东汉时期就存在的古迹,另外还有泰伯井,吴王山等遗迹,足以让吴地人民凭吊访古。到了清代的雍正年间,无锡一分为二,东为金匮,西为无锡。到了乾隆年间,当时担任无锡县官的吴钺来了一个知县官名叫吴钺,他是安徽人,一看在自己治下的无锡城西居然没有纪念泰伯的庙宇,想想自己姓吴,真正的吴泰伯后裔,每年到锡东去祭祖很是不便,就决定做件好事,便会同进士,当过浙江遂安县知县的吴培源商量在惠山兴建至德祠。他们首先带头捐款,族内很多开明人士积极响应,选址在惠山东麓原邹家愚公谷遗址上,购得 “炼石阁”和“绳河馆”旧址共三亩一分一厘二毫五的山地,历时一年,建成怀德阁、来雨亭等众多建筑的祠堂,亭台楼阁,花园池沼,一应俱全。时在乾隆三十年,即1765年。现在这个祠堂还在,祠堂前还有一块清代乾隆三十四年的碑记,名为《惠山至德祠捐田碑记》,碑文为当时金匮知县吴泰伯一百世贤孙吴贤所撰。泰伯殿是纪念泰伯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前后,来自无锡各地的吴氏宗亲都要来惠山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此祠堂的朝向颇为特别,一般的祠堂是坐北朝南,或者按照山向,坐西朝东,而事实上,1949年以前的惠山至德祠,其门楼就是现在的荷轩这座建筑,从老照片看,它是面向天下第二泉,也就是朝西开门的,似乎与邻近的华孝子祠正好是相向而筑。这也许是泰伯从陕西而来,后人为了纪念泰伯,让他在庙堂之上还能遥望家乡的缘故吧。古人的确很会体恤老祖宗,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就是这样的博大精深,这样的充满人情味。
泰伯的名气很响,连1488年漂泊到中国的朝鲜进士崔溥都知道,他在他的日记漂海录中写道:入无锡县治中,县即古句吴太伯所都。
据《锡金考乘》载,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御道三十里内者遣官致祭,无锡县泰伯庙得旨同邀遣祭”。他首次到无锡的时候,先祭孔子,遣大学士贻直行礼;然后遣官祭泰伯祠、言子祠、范仲淹祠、韩世忠祠,并分别题匾以赠。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惠山至德祠对于保存传统、缅怀先祖、和亲睦族,教育后人,弘扬至德文化,建设现代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对无锡人而言,泰伯的高风亮节,与惠山同在,与二泉流长。
说完了泰伯,我们再来说一说仲雍。仲雍落户在常熟。
仲雍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第二个儿子,是泰伯的弟弟,季历的哥哥,周文王姬昌的二叔。当年他随哥哥泰伯来到江南,泰伯到了梅里,而仲雍就来到了离无锡近40公里外的常熟,现在常熟的虞山上还有仲雍的墓,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墓碑上书:商逸民虞仲之墓。为明代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题。仲雍墓建有墓道、墓坊、墓周松树环抱,气势磅礴,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墓前原有三道石牌坊,第一道是清乾隆年间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第二道正面是江南督学使曹先题的四字牌“南国友恭”,第三道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两侧石柱上刻一楹联“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
太伯和仲雍的事迹昭示了“三让”的美德,他们的行动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思想和伦理道德。在当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际,汲取他们所体现的礼让、包容和开拓的精神,有着现实价值和意义。
泰伯、仲雍是吴地人民万人景仰的先贤,他们的谦恭礼让、开拓进取,是千百年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老金说惠山】平生贯华阁—无锡杨家的百年乡情
贯华阁耸立在惠山忍草庵中,历三百余年,是重要的历史建筑,198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忍草庵位于惠山章家坞,地偏而幽邃,是衲子诵经讲法,士子读书静养,文人吟诗作赋,游者登揽赏景胜地,有中天积翠、习坎冷泉、九峰晴雪、五湖烟雨、戛云宝铎、响月松涛、怪石眠空、秋林梵呗等“忍草八景”传世。 贯华阁,高三层,康熙初年僧声叔所建。后倚峭壁,前临绝涧。全庵之胜,集于阁中。诗僧、词客、文人学士探幽习静,以此处为胜,诗僧读彻、词人顾贞观,严绳孙、秦松龄、陈维崧、姜宸英、朱蠡尊、杜诏等先后结社,在此论诗咏词,见之诸多文献。这里是一方人文沃土。康熙二十三年,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扈驾南巡时,尝与无锡词人顾贞观在月夜同登贯华阁第三层。“屏从去梯,作竞夕谈”,品茗二泉水,留小像于阁中而去。这一文坛掌故佳话,不胫而走,广为流传,贯华阁声名远播,成为骚人词客反复吟咏的题材,引起广泛关注。 晚清无锡名士刘继增,字石香,精于书画诗文,热心乡邦文物,尤留心于忍草庵、贯华阁之人文沿革,经其广征博搜,于光绪十三年辑成《忍草庵志》,代山川景物立言,卷中汇集诗文作者35位,所作忍草庵贯华阁诗作数十首。与贯华阁结缘最深的是无锡旗杆下杨氏,从晚清杨宗济,到杨味云、杨通谊、杨世缄,祖孙相传四代,历经百年,倾情有加,既出资修缮建筑景观,还以此为题材,广结诗书画翰墨缘。亲自创作并征集社会名流的诗、联、文、赋、图佳作,汇集成册,为贯华阁增色。杨宗济在其著作《修竹吾庐随笔》中,十分欣赏贯华阁去梯玩月故事,又悉心考证了贯华阁被毁的年月在嘉庆末年,对于阁毁苔荒的凄凉,不胜感慨,他尤爱这里幽胜的环境,时常前往探胜,遂萌生结庐修复之心,而一直未能付诸实施。 杨宗济之子杨味云,前清举人,官至北洋财政部次长。他是儒商实业家,社会名流,文笔极好。受父亲的影响,少年时读书惠山,访贯华阁遗址,曾有庵僧给他观看刘石香的《忍草庵志》,当看到顾梁汾、纳兰性德月夜登贯华阁读诗一节,油然生景慕前辈高致之心,徘徊于荒烟蔓草之间,修复之志,于此萌生。事有凑巧,1902年春,杨味云与刘石香相遇于京城,两人志趣相近,相约修复贯华阁,刘石香当面承诺,先创作一图以赠,绘小阁三层,后倚峭壁,冠以烟岚云壑,带以曲涧疏林,略仿古琴铭“山虚水深,万籁萧萧。古无人踪,唯石峣峣”的意境,使树古而苔荒,水清而石瘦。杨味云说他最欣赏这古琴铭,意欲借刘石香化工之笔,精绘成图。刘还设想在高阁中画二人物,幅巾道服,一个执卷,一个抚琴,犹如他们两个忘年之交在阁中模样,欲借此图,卧游忘世,以为终老归隐之地。两人遂结为莫逆。刘回锡后,相互以书信来往,期盼早日完成创作,刘石香复信中有“聊凭画苑丹青笔,共结名山翰墨缘”之句。岂料画图未成,而人却撒手西归。痛心之餘,杨味云挽以一联:
白发话乡愁,最难忘宣武城南疏灯细雨;
青山违旧约,空想像贯华阁外月色泉声。杨味云居津门,长年在外,修阁之事,难酬凤愿,直到1925年冬,已届58岁时,方得空回乡,上山规度遗址,落实修阁,先请无锡老画师搞个设想图,以补刘石香未了之愿。图成,开工,三月工竣,特于新阁第三层设龛,专祀顾贞观、纳兰性德,并以杜诏等19位乡先贤祔祀,多是结社、读书阁中,或有相关诗文轶事,与贯华阁结有香火缘者。每年由地方乡绅按排春秋两祭。 阁成,杨味云欣喜有加,正是自己届60花甲寿辰之年,亲撰佳作《重修贯华阁记》《贯华阁香火记》,又遍请京、锡名流樊增祥、丁传靖、孙寒崖、廉南湖撰写名篇《重修贯华阁赋》《贯华阁图序》《重修贯华阁落成征诗启》。孙寒崖、廉南湖的征诗启说,“味云先生修复此阁,纯乎承先人之遗志,酬夙愿于平生,企前辈之高踪,存故山之胜概。”事成,又广搜旧闻轶事,专辑《贯华丛录》一册,使名山韵事,丹青翰墨流传有序,传之永久。1962年,杨味云三子杨通谊为完成父亲生前之遗愿,特托友人,专赴北京,请已届82岁高龄的社会名流章士钊补题贯华阁图诗,并约请沈尹默,汪旭初二大家依韵唱和,杨通谊自己也恭和三首。这时的贯华阁,又经过三十餘年之久,破旧不堪。杨通谊表示,倘乡邦当局有志修复,愿将家藏姑母杨令茀所绘之纳兰性德《天香满院图》等翰墨文物捐至阁中,公之于众。这一承诺,写在他补题贯华阁图和诗的序言内。当下21世纪初,杨味云裔孙、杨通谊之子杨世缄,曾是台湾主管工业经济的公职成功人士,受到家传乡邦人文情怀的深厚熏陶影响,退休后回乡探亲,专程走访贯华阁,念及父祖辈对贯华阁的眷眷乡情,面对孤寂落寞中的三层旧阁,想起乃祖1925年完成修缮至今,行将百年之期,有意继承先祖的高风亮节,愿捐资乐助,为振兴修复贯华阁再作贡献、再续佳话。“夜谈风月偶然耳,小阁三重浪得名。”百年以来,以杨味云为代表的无锡杨家祖孙,一直是惠山贯华阁文脉传承的坚定塑造者和维护者,难能可贵。一份沉甸甸的乡情,值得全社会尊重和景仰。松石之下,忍草庵贯华阁即将修复,迎来新的春天。文/龚近贤 金石声
刊登于3月16日《无锡日报》
【老金说惠山】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评选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我们无锡有三位大画家入选,他们分别是东晋的顾恺之、元朝的倪云林和明朝的王紱。顾恺之排在第一,这是无锡人的骄傲。在无锡,知道他的人很多,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也在民间到处流播,书画家朋友还在灵山成立了顾恺之研究会,研究他的事迹和画,传播他的画论。
顾恺之
顾恺之出生于公元348年,去世于公元409年,享年61岁。他字长康,小字虎头,画界都称他为顾虎头,意思是虎虎有神。他是东晋杰出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是中国山水画的鼻祖,人称三痴,即“画绝、文绝和痴绝”。
《斫琴图》
顾恺之在无锡的实物史迹已经无存,只有自古流下来的几个传说,一个是传说他建造的桥,还有一个是关于他的坟墓。
无锡北塘有著名的三里桥,而这三里桥的名字是明代正德年间,顾恺之的后人顾懋章、顾可学父子所起。清代康熙年间所编《无锡县志》在“桥梁篇”中记载。“三里桥在北门塘,邑绅顾可学建。工人掘地得碑,上书顾港桥,为顾长康造。”这顾长康是顾恺之的字。这段文字的意思是顾可学在建三里桥时在原地掘到了碑,上面记载原桥是顾恺之建造的。
讲起顾恺之在此地建桥,还得从东晋时期无锡北塘一带的地理说起。战国时,无锡归楚国相黄歇统治。他对此地芙蓉湖进行治理,立无锡塘,筑堤围塘,这样有陆地空间可以供当地人民休养生息。黄埠墩就是立无锡塘所形成的一个岛,现已成为大运河无锡段的一个地理历史标记。
塘是围起来了,但陆地与水塘之间还是隔绝,给交通带来很大的不便。千百年的演变,此地还是一片湿地,当地人民生活艰难。此时,顾悦之和儿子顾恺之就在此地建了一座桥,名顾港桥,并立碑以纪念。从东晋到明代正德,一千多年过去了,此桥尚在。此时顾恺之的后裔顾懋章、顾可学父子决定将此桥修得更大更坚实一些,将原来的木桥改建成石桥。在筑地基的时候,就挖到到上面提到的碑。无意中发心造桥,发现与祖同德,造福桑梓,这使得顾氏父子更加高兴,顾懋章欣喜之余,赋诗一首,名为“题筑三里桥成并序”:北塘关路滨芙蓉湖,岁潦病涉,勉为石梁,名三里桥,掘一石牌顾港桥,考之县志,即上祖顾长康所建。越千年而懋复成,诗志祖德也。五里青山三里塘,水深病涉可无梁。千年顾港桥名古,土蚀残碑掩路旁。”
顾懋章、顾可学父子,还在锡山上建造石塔以镇风水,为求无锡科举能出状元,当时礼部尚书邵宝还作诗名《观锡山塔基寄顾少参与成》以庆贺。顾可学有一个弟弟名顾可久,是海瑞的恩师。现在惠山尚有顾可久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顾恺之的桥,还有他的墓。据无锡文史学者夏刚草先生根据元代王仁辅所撰《无锡志》考证分析,顾恺之的墓在今无锡城中学前街与健康路的交叉口,今薛福成故居一带。据老人回忆,民国年间,有人看到过学前街孔庙后面,有一石碑上书“虎头将军墓”,此碑应为顾氏后人所立,现在此地建筑纵横,全无墓地迹象。世事沧桑,何处再寻顾虎头?
除了实物,能够证明顾恺之的应该还有他的画。但遗憾的是,年代实在太久远了,他的画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存顾恺之的画都是后代摹仿他的画,大概仅有五六幅。最有名的有《女史箴图》,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洛神赋图》第一卷,《洛神赋图》第二卷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还有《列女仁知图卷》《斫琴图》也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除了上述能看到的画之外,还有《夏禹治水图》等十几幅图有目录而图已无存。
《洛神赋图》
那么,顾恺之的画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为什么说他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大家都听到过“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而顾恺之绘画,却留着眼而不点睛。东晋兴宁年间(364)顾恺之参加南京瓦官寺落成。按照庙宇的做法,僧人们会请来参会者“清疏”,也就是捐功德钱。而当时士大夫捐助没有人超过十万的。当轮到顾恺之的时候,他竟一下子捐助一百万,大家都很惊异。法师都知道他“素贫”,以为他说大话,请他“勾疏”,就是免去,划掉,不要这样写。不料,顾恺之早有准备,他请僧人准备一垛墙壁,化了一个月有时间在壁上画了一幅《维摩洁》像,画好眼睛,但并不点眸子。这是为什么呢?他要想办法让人布施,他对寺僧说“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可五万,第三日任例施”。结果,来了好多人,都要看看这个大画家如何用画点眼珠,结果,果真一下子超过了百万元,光照一寺,扬名天下。顾恺之认为画人物要传神,关健就是眼珠这阿堵。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女史箴图》
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几乎是全能。顾恺之沉醉于艺术文学,淡泊名利地位,以“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以达到他艺术最高的成就。他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著作,他的绘画艺术中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就是“以形写神”“迁想妙得”。
唐代张怀瓘对其画评价甚高,称:“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从中看出,顾恺之本事最大。顾恺之的“以形写神”是他对绘画理论的杰出贡献,影响中国绘画史,后人无不遵循他的理论而创作。
文/金石声
【老金说惠山】一世之伟人——李 纲
在无锡惠山古镇南朝古刹惠山寺香花桥侧南侧,邹忠公祠旁,寄畅园对面,有一个祠堂叫李忠定公祠,它是纪念南宋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无锡人李纲的祠堂。这个祠堂的历史悠久,最早建于锡东李纲读书之地胶山北麓,后废,明代重建。明正德年间,无锡人,南京礼部尚书邵宝在惠山开办尚德书院和二泉书院,刻“五贤遗像”以纪念这位先哲。邵宝去世后,其家人又将李纲祠建于邵宝邵文庄公祠内以示崇敬。清代,李纲后人在惠山上河塘择地建祠。到了清代康熙五年,也就是公元1666年,才从上河塘移建到惠山寺日月池畔,乾隆二年(1737)年奉敕修缮,现在祠内现有遗存的碑记。现在的李忠定公祠是2006年以后在原址重建的。
“孤忠伟节,一世之伟人”,这是南宋儒学大家朱熹对李纲的高度评价,现在惠山李纲祠堂里挂着一块红匾“一世伟人”四个大字,出典就在这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秉持“入则孝、出则忠”的道德价值观,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够舍身为国,可谓一世之伟人。在李纲100多年后的文天祥评价前辈李纲 “处之不常,为苍天频卜。”文天祥也是一个像李纲一样的民族英雄,为抗元而坚决不投降,载入中华伟人史册。南宋以来,李纲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受到褒扬,成为民族英雄的代表。清代名臣林则徐说:“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周恩来总理概括为:李纲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民族英雄,宋朝一位有魄力有才干的宰相。
那么,李纲是谁呢?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功绩呢,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李纲和他的故事。李纲,出生于公元1083年,他字伯纪,号梁溪先生,无锡人。他是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李纲祖籍福建邵武。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他的父亲李夔,通晓军事,曾随吕惠卿抵御西夏来犯有功,官至龙图阁待制、京西南路安抚使。李纲“自幼有大志”,在县学、州学读书的时候成绩优异,他喜爱诗赋、关心政事,常被长辈夸奖,认为他将来一定是大才。14岁的时候,李纲随父亲到西北延安抗击西夏。他年纪虽小但很勇敢,亲自在城墙上跃马奔驰,表现出英雄气概,鼓将士勇气,令敌人胆战心惊。这也为后来他指挥东京保卫战、显示军事才能奠定了基础。
李纲是无锡人,他早年在无锡东乡的胶山读书,并在胶山寺旁建三间书斋,与僧人交好,谈文论武,切磋学问,为其一生的学问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他对家乡很有感情,绍兴年间,他在政务之余,回到家乡胶山,为寺院亲笔题词“崇亲报德”,表达他的心志。明代无锡尚书邵宝对李纲非常敬慕,曾为胶山的李纲祠堂书《胶山重建宋宰相赠太师谥忠定李公祠堂碑》,推崇李纲的事迹。李纲19岁时,母亲去世。他在家乡惠山上为母亲筑庐守墓三年。亲情感动乡里。空余时间,他在山上种植松树十余万株,留下惠山大松坡这一名胜。李纲22岁时,入京师太学深造七年。政和二年(1112),李纲进士及第,这年他30岁,正是而立之年。不久,授镇江教授。政和五年(1115),他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即因议论朝政过失,忤逆权贵而被罢去谏官职事,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1119),京师大水,李纲上疏说阴气太重,当以盗贼外患为忧,被朝廷认为议论不当,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朝政黑暗,郁郁不得志的李纲回到家乡无锡,在梁溪河边筑宅园“梁溪居”,有心远亭等八景,寄情山水,有隐逸之意。李纲39岁时他父亲去世,李纲将其父母合葬在惠山上,丁忧三年期间,又在原万松林中继续植树,使其规模更加壮大,使惠山更加葱郁,造福桑梓。由于李纲的谏言和才能,宣和七年(1125)七月,李纲被召回朝,继续担任太常少卿。是年冬,金兵毁约,分两路攻宋,完颜宗望所率东路军一路攻占燕京,直逼宋都开封,兵临城下,朝廷上下一派慌乱,众大臣议避敌之计。宋徽宗一面下罪己诏,一面命皇太子为开封牧,把他推到一线,自己好南逃。满朝文武,全无主意,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显然是难以守住京城,甚至是要亡国的。
在这紧迫时刻,李纲挺身而出,以血书力谏,认为巨敌当前,金人猖獗如此,当务之急一定要全力抗金。首先要正名分,宋徽宗要传大位给太子赵桓,让赵桓继任皇帝大统,担当起国家大任,这样才能名正言顺,招徕天下豪杰,领导全国人民全力抗金。李纲这样的血谏也只有他想得出来,哪有大臣劝皇帝退位的?翻遍中国历史也没有呀,这可是灭九族之罪呀。而李纲一心为国,舍身取义,坚决抗金,真可谓“孤忠伟节”。徽宗赵佶终于被李纲所感动,决定退位,传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钦宗。李纲遂被任命为兵部侍郎。赵桓(宋钦宗)即位后,金兵进击,东京吃紧,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劝小皇帝逃跑。赵桓也十分担心金兵而动摇。此时,李纲挺身而出,说太上皇传位给皇上,正是为了留守京城,陛下怎么能走呢?白、李两人说,敌军声势浩大,哪能守得住?李纲说京城的城池比哪里都坚固,又是国家的中心,文武百官都在这,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哪有守不住的道理?如果这样坚固的城都守不住,天下就没有可守得住的城市。听听李纲说得很有道理,宋钦宗就问,那谁能担当起守护京城的重任呢?李纲说,国家平时用高官厚禄供养着大臣,现在正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白时中、李邦彦身为宰相,应该担当起守城之责。白时中一听就怕了。
李纲对钦宗皇帝说,如果陛下不嫌我没有能耐,派臣来带兵守城,臣甘愿用生命报答国家!李纲的话说动了钦宗,遂命令升李纲为尚书右丞,负责开封的防御。李纲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而此时,白时中、李邦彦等人还是想劝钦宗逃跑。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禁军分列两边,车马已经备好,就等皇帝来了好出发。李纲闻讯,就大声怒问禁军,你们到底愿不愿意守卫京城,还是想做逃兵呢?将士们一听,齐声高喊,愿以死保卫京城。于是李纲和将领们一起进宫劝说钦宗留守,说昨天皇上昨晚答应要留守京城,怎么现在又改变主意了呢?很多禁军将士家属都在京城,不愿离开,如果强迫大家一起走,万一他们不肯,半路上逃散,金军追来,谁来保卫皇上呢?钦宗一听觉得逃跑风险也挺大,不得不答应留下来。李纲趁机给大家说,皇上决定留守京城,以后谁要是再提逃跑,一律处斩。禁军们听了,欢声雷动,齐呼万岁。
李纲被皇帝任命为亲征行营使,给予他一切便宜行事。李纲亲自登城督战,三天内就完成布兵12000人的阵营,立志击退金兵,表现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金帅完颜宗望见开封难以强攻,转而施行诱降之计,派人与宋朝议和。但开出的条件十分苛刻,他们提出要宋朝赔给金人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绢100万匹,还要割让太原、中山、河间等三镇土地。更无耻的是竟然要宋钦宗尊称金朝皇帝为伯父,还要宋朝的亲王宰相到金营去做人质,简直是欺人太甚。但是,宋钦宗是被打怕了,他一心想早点议和,就全部答应了金人的条件,而李纲主张尽量拖延时间,等援兵一到就可以反击金兵。
宋廷弥漫了屈辱投降的气氛。李纲因坚决反对向金割地求和,被宋钦宗罢官。太学生陈东等上书请愿,要求惩办奸臣,恢复李纲职务,由于开封军民愤怒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李纲才又被起用。完颜宗望因无力攻破开封,在宋廷答应割让河北三镇之后,遂于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撤兵。开封守卫战在李纲组织下获得胜利。李纲因保卫京城有功,授知枢密院事,封开国伯。钦宗还将惠山寺赐给李纲作为他奉祀父母的功德院,现在惠山寺的金莲桥传说就是当年功德院留下的遗物。好事不长久,由于权奸的构陷,李纲还是遭贬谪被迫出京,出任扬州知州。后来一贬再贬,最后被贬到重庆。金军大举进攻,徽宗钦宗被掳,作为人质押往金国,是为靖康之耻。北宋遂亡。
南宋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赵构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至拜为相,加封开国公。李纲力图革新内政,加强战备和改革政治,起用宗泽、张所等杰出人材。朱熹评价李纲的政绩时称,正是由于有了李纲这个人做宰相,南宋才成为朝廷。李纲的行为引起朝奸们的不满,他尤其是坚决抗金及反对投降活动,为宋高宗及汪伯彦、黄潜善所不容。宋高宗听信馋言,贬谪李纲,说他为国贼,罗列他的罪名有十条,在此情况下,李纲只好辞职。李纲任相仅七十五天。李纲罢相后不久形势急转直下,大部分州县被金兵所占,赵构只好逃往扬州。李纲被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李纲从河南往杭州途中,从运河一路南下,路过家乡无锡,正遇乱兵兵临城下,李纲当即和弟弟与无锡县令郗渐成功劝说乱兵不要入城抢劫,后乱兵改到常州劫掠,而这一举动竟然又成为政敌诬陷李纲的一大说辞,李纲被勒令不准在家乡无锡居住,被免去一切职务,去湖北鄂州安置。其后,李纲处于流放状态。直到1130年才有所放松。
绍兴二年(1132年),李纲又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李纲几经沉浮,无力改变朝政,只好回福州安养。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楞岩精舍,李纲病逝于福州后,本欲送回故乡,但是路途遥远,坎坷难行,只得葬于福建怀安(今闽侯县)桐口乡大家山。高宗追赠少师。葬于福州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生平有多部著作,计有:《易传内编》十卷、《外编》十二卷,《论语详说》十卷,又有《靖康传信录》、《建炎时政记》等文章、诗歌及奏议百余卷,后来皆收《梁溪全集》中。李纲对家乡无锡一往情深,他喜吟“家乡在望已可喜”“我家梁溪富溪山”,他希望能回到家乡居住在梁溪河边,可是朝廷就是为难他,不准他回家乡。李纲作为一个杰出人物,也只能通过他的诗作来表达他的心声:“不愁芒屦长南谪,满愿灵旗助北征。酹彻一杯揩泪酒,烟云何处是三京”。李纲是从无锡走出去的英雄,当我们来到惠山李忠定公祠,读到这方诗碑,缅怀李纲事迹,定能感受到他不屈的爱国精神,青山常在水长流,让我们记住他——李纲!
【老金说惠山】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
说起华彦钧这个名字您可能比较陌生,但是要是说起阿炳,那么,对于无锡人来说,那是太熟悉了。
阿炳是一个瘦瘦高高,戴着礼帽、墨镜,拉着胡琴在城里面到处卖唱乞讨的盲人,蛮有风度,人称瞎子阿炳。旧社会过来的无锡人,可以说没有哪一个人不认识阿炳的。
大概在1979年我高中毕业前后,我在夜里喜欢听半导体无锡电台的节目,在那个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的年代,能听听广播就是很大的满足了。到了晚上九点多,九点三刻这个样子,电台广播结束,会播放一首终了曲,就是电台要和我们说再会的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悲情升起,依依不舍,令人留恋。美妙的乐曲穿越夜空,虚无之间,只觉得好听,那就是著名的《二泉映月》,而此时明月清风,伴人入眠。而当时我只听乐曲,还不会去想,并没有去探究作曲者是谁,他又有什么样的人生和故事?
正是听广播的这个渊源,让我和阿炳、二泉映月结下了缘。1983年,我被分配到无锡锡惠公园工作,这里有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二泉,也是二泉映月响起的地方,我成了这个景点的管理者和守护者。而正是同一年的1983年,在离二泉这个景点大概二里路的地方,阿炳墓被迁移到惠山的山脚下,阿炳长眠于二泉之畔,成了一道风景,而我,也成为这个墓园这道风景的看护者。几乎每个月我都会来这个墓地看看,去看那个铜像,和阿炳说说话。
华彦钧出生于1893年8月17日。他的父亲是一个优秀道士,号称铁手琵琶,是无锡城中心崇安寺里面一个叫雷尊殿的当家道长,名叫华清和,也叫华雪梅。而阿炳的母亲本是无锡一家大户人家,一个姓秦的寡妇,她悄悄地爱上了清秀而才华出众的道士华清和,但不幸的是,在阿炳出生后不久,逼于秦家和社会舆论压力就投河离世了。由于封建理教的束缚,阿炳作为一个私生子,一生下来就被华清和送到他老家无锡县东亭镇一个叫小泗房巷的地方,让家里亲戚代为抚养,直到8岁的时候才回到无锡城里父亲身边。
据说,阿炳的大名“华彦钧”颇有来历,是江西龙虎山张天师所起,但我觉得不太可靠。因为据历史资料,只有63代张天师1946年来过无锡,其它张天师并没有来过,张天师年纪也比阿炳小11岁,那么这个名字怎么个起法呢?而阿炳这个小名倒的确是风水先生认为他的五行中缺火而补他一个火字旁的炳。炳字有光明之含义,可是阿炳却偏偏在中年时双目失明,命运真会开玩笑。
在庙里,在公开场合,华清和并没有和阿炳以父子相称,对外,阿炳称华清和为“师傅”,而华清和则对别人说,这孩子是他在乡下领养的小道士。他悄悄地送阿炳去读私塾,教他识字描红并开始教授他道教乐器,比如鼓、笛、萧、二胡、琵琶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阿炳表现出超强的音乐天斌,只要上手的乐器,吹拉弹唱他样样精通,大人们都很喜欢他。17岁的时候他开始在外面做道场,有一次出会巡游,他站在大车之上,担当鼓手,英姿焕发,沿途百姓叫好鼓掌。由于他年轻有为,道术精湛,人又长得一表人才,大家都夸赞他为“小天师”。。
但是好景不长,在共同生活了二十来年后,阿炳的父亲在1928年前后因病不幸去世,而此时的华彦钧35岁,正当壮年,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担当起主持雷尊殿的工作。由于他名声在外,道场十分红火。但一切的因素都会因人而改变,无人管教的阿炳有了点钱就不学好样,不能自持,交友不慎,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混在一起,近墨者黑,不知什么时候,他学会了抽鸦片,还常去花柳场所,可谓吃喝嫖赌,坏毛病不少。1930年左右,正当年壮的阿炳染上了梅毒,双目先后失明,从此以后,家道中落,他走上了下坡路,法事是无法主持了,雷尊殿也不能由他作主了,生活无着的他只能流落在无锡街头,靠卖艺乞讨为生。这也是老一辈知道阿炳底细的无锡人看不起他的原因,他们认为阿炳是自作自受,自讨苦吃,他为自己的荒唐而付出自己生活的代价,毕生受难受罪,不得翻身。而对于这一段历史,后人为尊者讳,一首《二泉映月》掩盖了一切。羞于描述,总是说万恶的旧社会逼得阿炳过上贫苦的路。现在看来,这是不够客观公正的。
病后致盲的阿炳在无锡难于生活,他有过一段漂泊去上海谋生的经历。他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故事片《七重天》中担任群众演员,扮现盲人。这部影片由著名演员周璇主演,拍摄于1939年。揭露了上海孤岛时期,社会的黑暗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痛苦。在这部们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阿炳的真实影像。
日寇占据无锡期间,他一度回家乡东亭避难。后来,回到城里后,丢失了道观业务的阿炳为了生计,只能操起乐器上街卖唱。从1930年到1947年这十七年间,阿炳一直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事实上他已沦落为一个街头乞丐,常常是饥寒交迫。但正是这一段不平常的人生,显现出他人生的光芒。
阿炳的卖唱不是拉一曲就乞讨,而是自创一套“说新闻”的样式,通过边说边拉的表演形式,表达他的思想情感,显现出他的才华和独特的人格。他随身带的乐器有二把,一把是琵琶,一把是二胡。墨镜和礼帽是他的标志。在表演过程中,他会把胡琴倒过来,用胡琴的柄勾着他的礼帽,人原地不动,用琴转着圈接受街头听众的施舍,非常的有趣。
说新闻,怎么个说法呢?阿炳是盲人,无法看书读报,但他人聪明,常常在茶馆街头卖唱时收集各种道听途说的时事和社会新闻,再将这些有趣的新闻通过自己巧妙的编排变成十分上口押韵的无锡白话,辅以响板和二胡、三弦和琵琶等乐器,寓艺术性、民俗性与文学性、思想性于小品之中,非常动听。
1932年1月日寇攻占上海,十九路军纷力阻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阿炳将这一段故事编成说新闻《十九路军英勇抗敌》,在无锡市民中到处传诵。他还在惠山卖唱,将一首跟惠山寺和尚学到的曲子编演成二胡曲,名《听松》,借岳飞抗击金兵来表明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一方面表明了阿炳自己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宣传了抗日,表达了民众和社会普遍的心态。1935年,上海青年团万余人去南京请愿,滞留无锡火车站,被国民党当局阻拦,阿炳将听来的消息编成说唱,在市中心崇安寺“三万昌”茶馆前表演,遭到无锡警察局一分局局长高崇山冲击,而老百姓支持阿炳,喜欢听他的说新闻。
1938年,日伪统治无锡期间,伪县长高伯飞扬跋扈,为非作歹,被游击队潜入光复门城内处决,一时,无锡全城禁闭,搜查游击队员。阿炳将听到的这一消息绘声绘色地在城中茶馆说唱,老百姓听了都拍手叫好。同年,阿炳还将游击队暗杀汉奸沙壳子吴正荣的事编成《汉奸的下场》沿街演唱,老百姓无不叫好。由于沙壳子黑恶势力敲诈勒索,鱼肉百姓,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所以阿炳的说唱在全城传唱,成为无锡当时最热闹的新闻。阿炳粗中有细,他也担心黑势力报复,在结束演唱时他会说:啥人要去报信害我,叫他绝子绝孙,天诛地灭。
阿炳是有分寸的人,他心中痛恨日本鬼子,也骂日本鬼子,但在具体问题上还是有策略的,好汉不吃眼前亏。他在城外卖唱,要回到城中自己家,必须经过城门,而此时夜已深,城门紧闭。阿炳摸到城脚下,拉起他的二胡,而看城门的往往是二鬼子朝鲜人,可能比较好说话,就不难为阿炳这个盲人,一般会开城门,放他进城,而此时阿炳也会乖巧地用二胡拉起日文阿里阿督,表示谢谢,二鬼子从胡琴中听得懂这个意思,也很开心。
也是因为日本人的关系,阿炳现存唯一的照片就是良民证上他拍的盲人照。说起这张照片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五十年代初,一天,在无锡市文化系统的钱惠荣先生在办公室工作,突然有一个人来找他,说是在崇安寺小学一堵老墙缝里找到一张照片,可能是阿炳的照片。这张照片就一直躺在钱老师的抽屉里面,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纪念阿炳的时候才得以和大家见面。
而在后来无锡公安局的档案里面,又找到了当时的良民证底册,上有阿炳和他的妻子的照片,照片上的阿炳头戴礼帽,面容清瘦,留浓密胡子,住处是“图书馆路三十四号”,并注明阿炳的职业是“演奏”。在1951年所建的户口登记簿,这一页档案显示了阿炳1892年7月9日出生,1950年12月死亡,私塾文化程度,失盲,职业是道士。另外登记表上还有一行字“华阿炳为全国音乐艺人”,估计是后来加上去的。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政治腐败,经济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阿炳不满现实,说唱《金圆券满天飞》嘲讽国民党政治腐败,唱词是:“金圆券,满天飞,花花绿绿好东西。早上可以买头牛,晚上只能买只鸡。十万金圆券,只够买升米。”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怨如沸,阿炳编成唱词,辛辣讽刺。如:“印花小,发票长,本来印花贴在发票上;捐税多,印花长,发票只能贴在印花上。”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某种程度上,阿炳在政治上是进步的。据熟事人回忆,抗战胜利后,中共地下党在中国饭店附近开秘密会议,阿炳就坐在门外望风,为地下党看门。
不幸的是,阿炳吃鸦片的恶习一直没有改变。民国36年,也就是1947年,阿炳55岁,昇泉茶馆老板吴大海要收回已经典给他的阿炳的半间住房,阿炳生活日益困难,贫困交迫。阿炳从下半年起,终止晚间卖艺,有时白天也不上街说唱了。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度日如年。1948年,阿炳被国民党当局关进“中独山戒烟所”。释放后,无法再行卖艺,百感交集,拉出了二胡曲《寒春风曲》。1949年无锡解放以后,阿炳作为流浪人士,吃鸦片的无业人员一直被管制,直到他后来去世。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发扬和广大纯属偶然。我亲自听过最重要的当事人,原南京大学教师黎松寿先生的回忆,他说他老家是广东人,父亲是在无锡火车站工作的,当时他们家和阿炳家住得很近,小时候一直去阿炳家玩,还跟他学二胡。学着学着就一直听阿炳拉的乐曲。后来,黎松寿随父亲调到了南京,之后他也就一直在南京工作。
1949年,黎松寿在音乐学院老师杨荫浏家玩,偶然间,操起二胡拉了起来,无意拉了一个乐曲,杨荫浏留意起来,就问,松官,你刚才这首乐曲这么好听,我好像在哪里听到过,叫啥名字呀。黎松寿就说,哦,这首曲前早先在无锡的时候常听阿炳拉过。杨说,阿炳是不是那个瞎子阿炳?黎说,是呀。
黎松寿夫妇(作者左面),右四为王木东、右五为钱惠荣
黎松寿年轻时候也随阿炳学过二胡,但他家门第高,父亲不许他和阿炳交往,也就作罢。杨荫浏听了黎松寿的乐曲后当即来了兴趣,他布置黎松寿到无锡看看阿炳怎么样,以便来年去录这首曲子。黎松寿当年在音乐研究所工作,以抢救民族音乐为课题。
与黎松寿先生
1950年9月,杨荫浏、曹安和、黎松寿等人找到了阿炳,阿炳长期生病,没有精神,二胡也不知哪里去了。在一般布置后,在崇安寺的三圣阁上,他们请阿炳拉二胡,并用当时最先进的钢丝录音机作了现场录音。在阿炳完成了乐曲的演奏后当即进行了回放。阿炳听到从机器中播放他刚才演奏的二胡曲后激动地说,好仙呀,好仙,我的曲子跑到机器里面去了……
杨荫浏问阿炳刚才拉的曲子叫什么名字,阿炳说没有名。杨荫浏又问那么这曲子你常在哪里拉呢,他说在城里拉,也到泉上拉。泉上就是惠山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杨荫浏就说那我帮他起个名,就叫二泉印月吧,因为广东音乐中有一曲名叫三潭印月,为了表示不同,城中有一条河叫映山河,就改叫二泉映月。阿炳说,杨老师你是读书人,学问大,就依你的,就叫二泉映月吧。
阿炳一共录了六首曲子,三首二胡曲,分别是《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三首琵琶《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据说阿炳会200多首曲子。由于钢丝用完,这次只能录六首曲子。杨荫浏他们和阿炳约好,来年再来无锡录音。之后,杨荫浏又写信要阿炳去天津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二胡,由于阿炳生病等原因,一直没有实现。仅过了几个月,1950年12月,阿炳就因病去世。被葬于青山湾的道士墓地。享年57岁。
1978年6月,小泽征尔造访中央音乐学院,他指挥交响乐团演奏了《二泉映月》。第二天,在听了17岁的姜建华现场演奏的《二泉映月》后。他说:二胡甚至比小提琴、大提琴更具有感动心灵的力量,你的二胡最能表现那种无言的痛楚和失落。他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乐曲。这种音乐只应该跪着听,站着坐着都是不恭敬的。说话间,他真的顺势要跪下来。他的眼中闪动着感动的泪光。对此他在报纸上说,用“断肠”这个词是最贴切的。后来,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一篇文章:主标题:“一首优美断肠的乐曲——《二泉映月》”副标题:“深深地被中国作曲家阿炳所打动”由于名人效应,阿炳的《二泉映月》从此名扬全世界。据说,美国人还将这首乐曲刻录在白金唱片上,随卫星飘荡在太空中。
阿炳是近百年来最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二泉映月》是震撼人心的音乐,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钱仁康在纪念阿炳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会上说:阿炳的名字应该用黄金写在中国的音乐史上。这是目前对阿炳音乐人生最高的评价。小泽征尔说:“我泪流满面,不能说这支曲子本身是悲凉的,(而是因为)它有着积极的精神,却流露出哀婉的情感。这种感觉是无形的,发自内心的,全人类共有的。”
二零二零年七月十二日
文/金石声-END-
【老金说惠山】清代皇帝与惠山祠堂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是关于礼的文化,一切问题皆是礼的问题。汉代《大戴祠记・礼三本》:“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这也是荀子所说的“天地君亲师”,这是封建社会人伦社会关系的哲学基础,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祠堂作为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是这种价值文化的核心载体。满清是发源于东北地区的部落政权,作为游牧民族,崇尚武力,和明朝汉族政权儒家治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他们依靠武力入关征服明朝并建政以后,为了维系其专制统治,善于学习和吸取汉文化,继承了中国几千年以来传承下来的皇帝制度,同时推崇儒家文化,以维系其政治秩序,安抚民情人心。主张君臣父子纲常,推崇祠堂忠孝节义。雍正皇帝为了纪念自先祖努尔哈赤起兵到其后代入关,最后夺取华夏过程中死去的将士,创立了昭忠祠制度,规定在战争地或立功地建造昭忠祠,以安息抚恤这些为大清政权建立而牺牲的将士们,对入祀的人物、牌位、祭祀等事项作了详细的规定,由此还制订了大清祭典。他的这一做法似乎也符合传统的儒家思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康熙和乾隆非常推崇忠孝节义这种儒家文化,在六下江南时,康熙亲自到南京明孝陵凭吊,上泰山封禅,上孔庙祭孔。每到一地,必派官员去礼敬先贤祠堂,甚至亲临凭吊,赐以字匾或者礼物,表示敬意,表达对儒家文化的遵崇,笼络江南士族。而江南读书人及一些大族,对皇帝这样的做派显然也很享受,争相以祖宗事迹向皇帝示宠,趁机抬高自己,以谋取家族利益,从而光宗耀祖,显赫门第。本文就清代皇帝与惠山祠堂的一些史料进行梳理,讲述其中的故事。一、康熙与胡文昭公祠:题匾“经术造士”最早关注到惠山祠堂的是康熙皇帝,1703年在他第三次南巡时,为胡文昭公祠堂题匾“经术造士”,表彰胡瑗的功绩,开皇帝为惠山题词之先河。
胡文昭公祠,又称胡园,坐落在惠山之东麓天下第二泉东南一隅,为明代愚公谷旧址上建造的一个祠堂,祀宋天章阁侍讲胡瑗。胡瑗(993—1059),是泰州如皋人,宋代理学酝酿时期的重要人物 ,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他先后主持苏、湖两州州学,所创“经义”、“治事”两斋,为高等学校分系分科的开端,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至理名言,确立了培养“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他精通儒家经术 ,以“圣贤自期许”,讲“明体达用之学”,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被王安石誉为“天下豪杰魁”;被范仲淹遵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胡氏为吴地世代望族。宋绍圣三年(1096)胡瑗小孙胡守权游学江南,遂由如皋徙居无锡新塘里,后繁衍为胡家渡和村前两大族群,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合力在惠山愚公谷旧址建造胡祠。康熙十年(1671)胡瑗22世孙、时任户部主事胡献徵奉檄建胡文昭公祠,知县吴兴祚、虞督学亲临致祭。康熙四十四年(1705),皇帝南巡,游幸胡祠,有感于胡瑗的教育成就,御笔题写“经术造士”匾额,并召见了在锡休养的胡献徵,赐给“龙章”、“凤藻”题额。故在胡祠内有御书厅,悬挂御匾,胡祠也因此可用龙凤装饰。原祠规制恢宏,屋宇轩敞,有天钧楼、仰止堂、礼塔屏、对山精舍、云外天香阁等。祠园假山池沼,花木扶疏,别有高山深谷、景色佳绝之意境。占地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清代太平天国时期,胡文昭公祠被损毁。1902年,胡壹修创捐修复胡文昭公祠,扩充祠基,围墙之外立界碑。1903年监造祠堂门头。1904年造穿堂墙,修葺御赐厅公祠,旧物焕然改观。民国年间,胡祠曾驻有国民党军队,这支部队后来在淞沪战争中威名赫赫。正因为惠山祠堂群有驻军的存在,1937年冬,日军飞机多次轰炸惠山,华孝子祠、寄畅园、过郡马祠都留有被炸的痕迹。旧时胡园的果非常有名,常用作游山船之特色食品,供游人品尝。1949年以后,惠山获得了新生。在愚公谷改造过程中,胡文昭公祠只保留了滨湖山馆和金粟堂。2006年,在胡文昭公祠遗址建设中,设置了牌坊石柱,意为此处曾题有“经术造士”,在其北池塘边设胡瑗亲笔书写“唐宋遗真”题刻,在其南辟有当年建筑遗址。在西边有出土的三方祠堂遗碑:清《重修始祖文昭公祠记》、清道光《无锡县正堂文昭公祠纪事碑》、清嘉庆《无锡县正堂纪事碑》。二、乾隆与泰伯庙:得旨同邀遣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康熙六下南巡,游山玩水,他的孙儿乾隆自然要仿效,他说“朕不到江南,民间疾苦焉得知道”。于是,1750年,乾隆指使南方各省督抚分别上奏,恳请皇帝巡幸江南。1751年,乾隆顺应民意,首次南巡。春二月,来到无锡惠山。
据清代道光年间邑人周有壬所著《锡金考乘》载,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御道三十里内者遣官致祭,无锡县泰伯庙得旨同邀遣祭”。他首次到无锡的时候,先祭孔子,遣大学士贻直行礼;然后遣官祭泰伯祠、言子祠、范仲淹祠、韩世忠祠,并分别题匾以赠。泰伯的名气很响,连1488年漂泊到中国的朝鲜人崔溥都知道,他在他的日记《漂海录》中写道:入无锡县治中,县即古句吴太伯所都。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周太王时,泰伯因避让王位,从陕西千里奔吴,来到无锡梅里,开发吴地,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戴。孔子赞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正因为泰伯庙和泰伯的墓园都在无锡运河御道三十里内,乾隆皇帝派人致祭,应该是有政治上的考量,他是一个“统战”的高手。可能是受皇帝祭祀的鼓励,清乾隆三十年,也就是1765年,无锡知县吴钺认为,汉唐时泰伯墓庙在鸿山西麓,遗制久湮巳,遂在惠山创建至德祠,这样,无锡锡东、锡西便各有一个泰伯庙。三、乾隆与光霁祠:题匾“光霁祠”惠山下河塘15号有一个著名的祠堂名“光霁祠”,此祠由北宋大儒周敦颐二十三世孙周汝远创建,时在乾隆七年(1742)。
乾隆二十二年(1757)三月间,乾隆帝再次驾临惠山,周汝远闻讯,便早早在人杰地灵牌坊所在的龙头场候驾。待乾隆上得岸来,周汝远跪在地上,头顶祖宗周濂溪的小像恭迎皇帝,以示自己出身名门。皇帝一看这个架式,就问这是何为?周兴泰先生在他在文章中有一传神的描述:乾隆十六年(1751)三月二十日,乾隆皇帝回銮舟次祠门,周汝远跪接河干,上问:“你是周濂溪后裔么”?汝远奏对:“臣是”。乾隆面露喜色,谕:“知道了”。皇帝随后去了寄畅园。周汝远解释他是谁,系周濂溪后代,是一位候选知府。他求人请求在寄畅园游玩的乾隆皇帝赐祠匾。当弄清楚事由后,乾隆允其请。说起此事,清高宗乾隆皇帝与理学泰斗周濂溪渊源甚深。据历史学家戴逸先生在《乾隆帝及其时代》一书中称:弘历在雍亲王府长到12岁,他的祖父康熙竟还不认识他。康熙六十一年(1722)春,正是春光明媚的一天,胤禛的赐园圆明园的牡丹台(后改名镂月开云,或称纪恩堂)鲜花盛开,胤禛恭请父皇来园,观花开宴,乘机奏进弘历的名字。康熙立即召见。这个12岁的孩子,容貌俊秀,应对得体,经书娴熟,博得祖父的欢心。康熙对他奖掖有加,爱抚备至,命将弘历养育宫中,这是对皇孙的特殊待遇。年老的康熙和年幼的乾隆,祖孙二人,形影不离,关系十分亲密。所谓“日觐天颜。绨几’书,或示章句;玉筵传膳,每赐芳饴;批阅章奏,屏息侍旁;引见官吏,承颜立侧。乾隆晚年的诗中还提到背诵书文的往事:“忆幼龄经读爱莲,濂溪义解圣人前。”诗注说“时扈从皇祖来山庄,曾于观莲所命诵《爱莲说》,并陈义解,皇祖深喜之。今余年七十有七,荏苒时光已六十有五年矣”。《爱莲说》是周敦颐写的文章,简短清新,寓意深远,旧时常作为童蒙课文。周敦颐号濂溪,乾隆在康熙面前背诵并讲解周敦颐的文章,故诗云“濂溪义解圣人前”。正是乾隆皇帝年少时读《爱莲说》的这样一种因缘际会和他爷爷康熙紧密联结并加深了儿孙感情,后来雍正当上皇帝并传位给乾隆,应该说是有此一缘分,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乾隆为什么对周氏后裔和光霁祠特别的垂爱,而雍正皇帝曾亲笔书写过《爱莲说》,现刻石立于惠山光霁祠门之右。这是一个因为《爱莲说》而结缘于三代皇帝的祠堂。而写到这里,故事还刚开始。话说乾隆离开惠山去了苏州,他题写了“光霁祠”匾额并题赠诗词加以褒扬,诗云“锡麓祀先贤,孙支世守旃,开程朱道学,继孔孟心传,水碧山青处,松蕤竹秀边,千秋光霁在,底复藉龙眠。”另外还关照恩赐彩缎绸匹给周汝远。“光霁”二字出自《宋史·周敦颐传》,该传引用黄庭坚的赞辞:“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皇帝题词时还很细心,问清楚安置匾额位置的大小尺寸。匾题好了,嘱苏州府制作匾额。当年六月,周汝远接到江苏省宣示,兴冲冲地去苏州领取皇帝恩赐的缎疋。当他路经苏州的周濂溪先生祠瞻拜时,抬头一看,原来这个乾隆皇帝御题的“光霽祠”匾额已悬挂在苏州祠堂了。周汝远只好向苏州府申辨,府第衙门在弄清缘由后,即令复制,择日给还无锡惠山濂溪周夫子祠。乾隆二十三年(1758)戊寅八月五日,周汝远率族众隆重迎请御书“光霽祠”匾额,悬挂在祠门上方。
今天我们看到祠门内有一块石刻上题“光霽祠”三个字,就是乾隆御书真迹。而御诗碑,则由周敦颐二十五世孙周培麟书写,共有二方,一方残,一方完好。乾隆为一个宋代理学家的专祠又是作诗,又是题祠名,又是亲书祠额赐赠,这在无锡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事。四、乾隆与双孝祠:异世一家能守业1751年,乾隆皇帝首次南巡,他来到了非常向往的惠山秦园。据道光年间黄惺吾《乾隆南巡秘记》载“秦氏于园门跪接者二十四人,内九十者一,八十外者二,七十外者三,六十外者四。上进园,惟随驾大臣从,余皆门外候。”秦氏族人24人在朝房前跪拜迎驾,其中九人60岁以上,最大的长者90岁,加起来有600岁,乾隆到园中从下,题词“耆英”赏赐给秦氏。后来,乾隆还“赐秦氏接驾者彩縀二十八匹。七十以上四人,人二匹,余各一,自苏发县,秦氏结彩亭迎归,而秦五辑名瑞熙者,又绘王母山水二轴,往苏上献。回銮复幸秦园,继有貂统彩缎之赐焉。”皇帝在秦园内瞻仰他爷爷康熙皇帝的墨宝,甚至说他到秦园来就是为了看爷爷的圣迹,身体力行显示出他对儒家文化敬老孝顺的推崇。第二次南巡后,他还为无锡秦氏双孝祠题匾“孝友传家”,说“爱他诗史能传家”,又说“异世一家能守业”,褒奖秦氏诗史传家,孝友传家的清明家风。他这样做,其实是告诉百姓,孝顺服从才是正道。五、乾隆与华孝子祠:恩赐知县升衔除了以上祠堂外,与乾隆皇帝有关系的还有华氏。当乾隆皇帝来到惠山时,举人华希闵开始的时候因为生病,不能随邑绅在境外接驾。当皇帝经惠山至二泉,经过华孝子祠时,他于祠门口跪迎,皇帝看到他穿着的被服和顶帽,有看到他年老的样子,就问,何人。华答“举人候选知县臣某”。乾隆又问,年几何,答八十岁。乾隆大笑,八十岁还是候补,何不当选去?随从都大笑。执乾隆随即起驾并赏赐华希闵烟袋。后来,皇帝坐御舟到了望亭的南营盘,华希闵也赶去谢恩,但御舟已开走去苏州了。到了灵岩,华希闵才再次见到了乾隆,皇帝赐彩缎一。“上自浙返苏,华又献所刻事类赋等书,上复赐貂统彩缎各二,恩赐知县升衔;一时以为异数。”从这段记述于南巡秘记的民间笔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民众多么想得到皇帝的重视,以得到一个官职,一个赏赐为荣。
六、乾隆与倪高士祠:帝锡德音倪云林先生祠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三十年(1691)裔孙倪凤来等重建,内有堂、斋、楼、池沼、假山、琴舫等建筑。倪瓒是元代大画家,其逸笔草草的画风,高洁的人品历来为文人和画家所推崇,被称为倪高士。
1757年春,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在游了无锡惠山后,皇帝游兴甚浓,就沿着绮塍街经五里街骑马往无锡城里去,他在路过倪云林先生祠时,说祠堂完好,看来子孙还好。皇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倪云林的子裔都很孝顺,所以祠堂保存得很好。乾隆是看得很清楚的,二百多年过去了,历经沧桑,这些祠堂还在,惠山竟然保存了一百多个祠堂,是不是可以说无锡人特别厚道,传统文化守护得好,所以才有了这个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惠山祠堂群呢?倪瓒的裔孙倪大培当年在现场听到了皇帝的嘀咕,就引以为荣,制匾“帝锡德音”悬挂在祠堂里以示荣耀。
七、乾隆与蒋氏宗祠:驻跸吟楼,饮二泉酒乾隆皇帝到江南,他的行踪如实记录于官方的“起居注”,但应该说是有所疏漏的。而民间有好多传说,比如到哪里吃过什么,玩过什么,说过什么,经说书先生演义,绘声绘色,真假难辨。对于民间来说,所以他们愿意把皇帝作为故事,以增荣耀。不管皇帝怎么想,朝廷是否认定,无锡惠山蒋氏是将乾隆皇帝到他们家驻跸喝酒记入宗谱里的。现节录《锡山蒋氏宗谱》如下:蒋氏惠山支第二十一世孙麟锦,字大乐,号玉书,国学生,敕授文林郎,秉性敦朴读书明大义,生平行为一以礼法为本,广光游,有刘玲癖,尝以二泉水自置佳酿会高宗南巡,驻跸公园之吟楼,饮公酿,甘之,有御笔迎翠轩匾额暨其他御品以奖之。生于康熙癸巳三月初六日,配汪氏生于康熙丙辰八月二十二日,卒俱失考,合葬于父茔昭穴,子二泰初泰川。无锡蒋氏之祖为宋代的蒋之奇,他与苏轼同科进士。蒋氏与惠山的因缘可追溯到十五世祖梧,他“性好山水,每登惠山观二泉,辄徘徊不忍去,遂迁居焉”。而蒋氏在惠山的宗祠则更早,宗谱上说是在明洪武宣德年间,在祗园精舍建祠。在族谱的另二篇蒋氏人物介绍中,其一载家谱卷十一,说蒋氏惠山支第十七世孙灏若(1602—1650)“太学生,候选州同好吟咏耽山水游为人倜傥不羁有大志,夙以恢复故庐为己任,卒迁回惠山故址,经营寺塘泾,建园林有一梅亭、观山台、吟楼等之胜”其二是蒋氏惠山支第二十二世孙泰初,生于乾隆年间,“耽书史,擅陶朱术,仰体先志,经营惠泉名酒,一时蜚声大江南北,至今不替,有无锡惠泉名酒之称誉,乡先达秦尚书赠有锡山蒋大房第一酒家之额”。说到这个蒋氏酒也就是用惠山泉——二泉水酿造的米酒,宋代米芾曾有《苕溪诗》赞美。此诗作于元祐三年(1088),诗云“……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此诗的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时期,凭借一手好的佳酿,惠山的蒋氏酒楼成为文人必到之佳处。清代曹寅当年来无锡,写下《题锡山蒋氏酒楼》“买田阳羡应犹过,此处楼居即是仙”的名句。从文人的诗文中可以发现,此酒楼持续时间长达四五百年,至民国蒋氏仍持有此酒楼的地契,只不过,酒楼位置几经更迁。要说乾隆皇帝为啥到惠山蒋氏祠堂去,没有看到《锡山蒋氏宗谱》以外的记载,推测一方面是蒋氏有人物,比如北宋蒋之奇、南宋蒋重珍,另一方面有一梅园,有惠泉酒。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在蒋氏后裔、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蒋溥陪同下来到惠山一梅园,饮蒋氏酒,亲笔题写“惠泉”二字。还高兴地喝醉了,当晚就留宿吟楼。八、乾隆与钱王祠:龙飞凤舞惠山有钱王祠,始建于明代,后湮。清雍正七年(1729),雍正皇帝追念吴越国王钱镠有“江海安澜,东南繁富”之功,赐爵敕封钱镠为武肃王,无锡钱氏裔孙也奉檄拟建分祠。乾隆三年(1738)重建,此与杭州钱王祠,南北呼应,同为祭祀钱武肃王的专祠,同时也是钱氏的祖祠。可能是因为祀主是武肃王的关系,此祠的规模和祠貌在旧时列为惠山百余宗祠之最,全盛时有见山楼、饮福楼等九处建筑二十七楹。
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时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春。二月十九日御舟经常州府前往杭州,过梁溪时驾幸惠山,上登岸,从龙头场乘肩舆至古华山门,下舆步行,问此是钱武肃王祠堂么?随臣钱陈群奏云:“是浙江先臣钱镠分祠。”上进祠拱揖,遂登楼,御书“龙飞凤舞”四大字,并赐御制诗“故里依桑梓,崇祠旧表忠。端因识时务,可以号英雄。牛斗犹无孛,江湖终向东。勖哉钱氏族,百世守家风。”时奉和者甚众,如乾隆十年状元、刑部侍郎钱维城和诗:“湖边家庙古,天笔表臣忠;信有千家感。嘉兹一世荣。云礽江左右,祠宇浙西东。瞻拜承恩命,惟应愧祖风。”
可喜的是,这乾隆当年为钱王祠题写的诗还保存着,而诗中赞扬的“勖哉钱氏族,百世守家风”——“钱氏家训”已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事沧桑,朝代更迭,惟有文化不朽。九、同治与昭忠祠:名山柤梪太平天国战争,在无锡留下深刻的战争烙印。当年,李鹤章等的淮军翻越惠山袭击了在惠山寺中集结的太平军,焚毁了惠山寺,惠山镇一片焦土。战争平息后,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上奏朝廷,要求利用惠山寺废墟建造昭忠祠,时在同治三年,即1864年。皇帝下旨:同治三年十二月初二日,内阁奉上谕,李鸿章奏请建立昭忠祠,祀阵亡员弁等语。江苏巡抚李鸿章,自同治元年统率水陆各军东征两载以来,各将士忠勇奋发,效命疆场,叠复名城,剪除巨寇,先后阵亡员弁兵勇为数极多,现今苏省全境肃清,而眷念死事诸将士功成身故,殊堪悯恻,即着李鸿章於无锡县城惠泉山,建立昭忠祠。查明历次阵亡员弁兵勇,分别设位,由地方官春秋致祭,以彰血阝典,而慰忠魂。该部知道,钦此。此碑落款“太子太保江苏巡抚,一等伯,臣李鸿章躬录勒石”现仍完好地保存于昭忠祠内进门北侧之碑亭里,是历史的见证。据说,昭忠祠原为淮湘军昭忠祠,想来是祭祀江浙二省在与太平军作战时阵亡的湘淮军将士,但李鸿章在得到朝廷批复后,遂动用淮军资金建造了这个宏伟的昭忠祠,这也是他在全国先后建造的八个昭忠祠中的一个,也是第一个。在命名这个祠堂时,李鸿章有了私心,他将此祠命为淮军昭忠祠。祠成后,曾国荃来到惠山,李鸿章请曾老九在二泉喝茶,言及此事,曾国荃推茶拂袖而去。
现在,昭忠祠寝殿之西门楣上镌刻着“名山柤梪”,令人想起那个年代,讲述烟尘中已经迷蒙的故事。
上述这些祠堂涉及的姓氏和祠堂有胡、周、华、吴、钱、秦、倪、蒋和昭忠祠等九处,他们作为惠山百余祠堂的代表有幸受到皇帝的青睐,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通过这些祠堂宣示他们的价值观,而惠山众多的祠堂真实反映了本地民众对传统价值观的肯定、维护、传承和弘扬。这个祠堂群的存在,是无锡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时代发展了,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但是人们对于祖宗、先贤的敬重不会因为时光的消逝而淡忘,他们不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营养。惠山祠堂群引发人们深沉的思考,承载了太多的思想,是浓厚乡愁的代表,在这里,读懂惠山。在这里,感受无锡。
二零二二年五月十六日
文/金石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