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地区自然风光卓绝,人文底蕴深厚,湖光山色中隐蕴吴越争霸时的硝烟,寺庙祠堂里盈溢文人墨客的才情。古朴的石桥,山巅久经岁月洗礼的塔院,将历史揉进山水,江南水乡的温润迸发出更为深沉而厚重的美感。佳山秀水处,钟聚无数古今名人踪迹,而今天要说的便是一位对石湖情有独钟的皇帝——乾隆帝。
作为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一生六次南巡,每次必至苏州,每至苏州必到石湖,而每至石湖往往挥毫洒墨,寄怀抒情,留下诗歌数首。乾隆十六年(1751)第一次南巡时,曾作《石湖霁景》:“吴中多雨难逢霁,霁则江山益佳丽。佳丽江山到处同,惟有石湖乃称最。楞伽山半泮烟径,行春桥下春波媚。南宋诗人数范家,孝宗御笔留岩翠。”清朝著名画家张宗苍曾在乾隆第一次南下时,献其画册《吴中十六景》,并因此深受高宗青睐。
清 徐扬 《姑苏繁华图》(之五)
乾隆二十二年(1757),高宗第二次南巡,江苏巡抚尹继善提前筹备,新建了石湖行馆,湖心亭以供驻跸,当时的姑苏盛况被清朝画家徐扬写实在其画作《姑苏繁华图》上。此次南巡,高宗在观看石湖渔民捕鱼后有感而发,留下《观打鱼歌》一首,镌刻于景区石佛寺内。第三次南巡正值阳春三月,恰是江南好时节,游赏至湖畔行春桥,百姓闻讯汇聚迎候,高宗深受感动,兴之所至挥毫写下《乘舟归苏州行宫即景杂咏八首》。高宗第四次南巡,至石湖雨中游上方,作诗两首;第五次南巡,又作《上方山楞伽寺》诗一首。乾隆四十九年(1784),高宗第六次南巡,游石湖登上方,作诗云:“寺据上方山,楞伽额久颜。登来极顶表,游趁一朝间。谁解三乘义,难参八见还。太湖万顷碧,只在俯临间。”乾隆帝对石湖山水的钟爱,带动了清代文人墨客
康熙帝在位时也有六次南巡,其主要目的为考察民情,又因推崇汉月法藏的三峰派佛学,故四次驻跸圣恩寺。而乾隆帝南巡更多是为仿效乃祖,炫耀其文治武功,以游山玩水为主。乾隆南下的一处行宫就在景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治平寺内。而自茶磨山南下,蜿蜒至郊台,再沿岭通达上方山的上山路处,还有一条御道,是当时专为乾隆皇帝上山而铺筑的一条山路,全长约1000米,由小砖和细石块砌成,间有麒麟、回字、宝瓶、鱼形等各色古朴的吉祥图案。
文/图:苏州市石湖景区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