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说:泰伯与仲雍

惠山说:泰伯与仲雍

在江南无锡,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说过一个历史人物——泰伯,这里有纪念他的庙、祠堂、坟墓等历史遗迹和众多的传说故事。当年他开挖的伯渎河流淌了二千多年,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泰伯又称太伯,是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原人氏,他大概生于殷商武丁丁丑年(公元前1244年),殁于殷商廪辛丁末年(前1151年),活了95岁,可谓高寿。泰伯来自陕西。由于其三让王位,千里奔吴,开发江南而成为一代宗师。“太伯,可谓至德也。”此话是史官司马迁《史记》中记述的孔子对吴泰伯的评述。

那么,泰伯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呢?他在江南又留下什么样的丰功伟绩呢?


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这个吴文化的源头却来自数千公里外的中原,一个称为姬吴的周部落。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尘,来到3200以前,讲述那段给江南吴地带来千年文明启蒙的动人故事。

话说公元前十二世纪,也就是中国历史纪年的商朝末年,岐山(今陕西)姬姓周部落的首领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和他的儿子昌都素有贤名,深得太王的喜爱。按古礼制,王位应该由嫡长子泰伯来继承,而季历排行最小,没有承袭王位的资格。周太王当然不能明着将王位传给孙子昌,左右为难之机,太王就说了一句:“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意思很是明显。泰伯得知他的父亲想将王位破例传给他同父异母三弟季历和侄儿姬昌,就带着二弟仲雍以为父治病采药为名东走荆蛮之地梅里,为的是顺从并成全父王的意愿。这是第一让。后来太王去世,泰伯回到歧山料理父王后事,家族中又有人提出让他继承大统,他又拒绝,此为二让;再后来,他的三弟季历劝说他接受这个王位,他推说“断发文身,示不可用,终不归”,意思是说我的人已经远走江南很长时间,入乡随俗,头发也剃了,身上也纹了图案,好像当地的土人,已经完全不像一个周王了,不能归来再做什么王了。此为第三让。后世孔子听说这个故事后就感慨地说:“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说,泰伯的道德,可以说是高到了极处。他曾经三次将天下让给弟弟季历,人民不知道如何称颂他的至高德行。泰伯,就这样将王位让得那样的和平,那样的干净,处置得平平稳稳,合情合理,所以孔子称许他至德。这个故事就是被历代所称道的“三让天下”。至德这个美名开始传播。 


其实当年周太王将王位传给季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迫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因为当初周国国力尚弱小,季历娶了商朝贵族之女太任为妻,周人的发展是飞速的。因为季历的妻子来自殷商贵族,季历的身价也就由此陡升,其子姬昌的地位也因此而显贵。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姬昌出身好,是大邑商族的外孙。商王武乙对季历又是赏地,又是赏玉,又是赏马。而商王文丁直接给他封官了。正是有了商王朝的各种支持,周人在经济和军事力量方面不断壮大,从当年的为躲避戎狄侵扰而迁移,到季历时的对周边戎狄连连大举征讨,可见季历时周人的发展有多神速。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太王是出于现实的政治和无奈,所以他情愿违背礼制,同时也造就了泰伯仲雍的三让。而泰伯仲雍识事务、顾大局,避免了王位之争和家国的劫难,可以说是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智慧之举,为后世所称赞。

泰伯远走避位,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历尽艰险,长途跋涉,几经流迁,最后落户的地方就是距岐山有3000里之遥的梅里。当时的梅里与中原相比,还处于蛮荒阶段,泰伯到了这个地方,入乡随俗,与当地人民一样断发文身,不畏艰辛、勇于开拓,将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传到江南,并兴修水利,开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流“伯渎河”,数年之间,人民殷富,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当地居民闻声归附者千余家,奉立泰伯为君主,称为吴泰伯,自号“句吴”。为吴国立国之君王,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基础。从泰伯开始,终于最后一位吴王夫差,时在公元前四七三年,吴国共传二十五世。

梅里究竟在哪里,因为年代久远已不可考证,一般认为即今无锡梅村一带。泰伯卒,葬于梅里东(今无锡鸿声镇)之皇山(后名鸿山)北麓。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泰伯的生日,所以每逢此日,梅里一带人民纷纷前往瞻仰朝拜,称为泰伯庙会,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历清明节,梅里人民和全国各地吴姓宗亲都有祭祀泰伯庙的风俗。泰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几千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

由于泰伯的功德盖世,人民为了纪念他,建有泰伯墓,泰伯庙,都是东汉时期就存在的古迹,另外还有泰伯井,吴王山等遗迹,足以让吴地人民凭吊访古。到了清代的雍正年间,无锡一分为二,东为金匮,西为无锡。到了乾隆年间,当时担任无锡县官的吴钺来了一个知县官名叫吴钺,他是安徽人,一看在自己治下的无锡城西居然没有纪念泰伯的庙宇,想想自己姓吴,真正的吴泰伯后裔,每年到锡东去祭祖很是不便,就决定做件好事,便会同进士,当过浙江遂安县知县的吴培源商量在惠山兴建至德祠。他们首先带头捐款,族内很多开明人士积极响应,选址在惠山东麓原邹家愚公谷遗址上,购得 “炼石阁”和“绳河馆”旧址共三亩一分一厘二毫五的山地,历时一年,建成怀德阁、来雨亭等众多建筑的祠堂,亭台楼阁,花园池沼,一应俱全。时在乾隆三十年,即1765年。现在这个祠堂还在,祠堂前还有一块清代乾隆三十四年的碑记,名为《惠山至德祠捐田碑记》,碑文为当时金匮知县吴泰伯一百世贤孙吴贤所撰。泰伯殿是纪念泰伯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前后,来自无锡各地的吴氏宗亲都要来惠山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此祠堂的朝向颇为特别,一般的祠堂是坐北朝南,或者按照山向,坐西朝东,而事实上,1949年以前的惠山至德祠,其门楼就是现在的荷轩这座建筑,从老照片看,它是面向天下第二泉,也就是朝西开门的,似乎与邻近的华孝子祠正好是相向而筑。这也许是泰伯从陕西而来,后人为了纪念泰伯,让他在庙堂之上还能遥望家乡的缘故吧。古人的确很会体恤老祖宗,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就是这样的博大精深,这样的充满人情味。

泰伯的名气很响,连1488年漂泊到中国的朝鲜进士崔溥都知道,他在他的日记漂海录中写道:入无锡县治中,县即古句吴太伯所都。

据《锡金考乘》载,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御道三十里内者遣官致祭,无锡县泰伯庙得旨同邀遣祭”。他首次到无锡的时候,先祭孔子,遣大学士贻直行礼;然后遣官祭泰伯祠、言子祠、范仲淹祠、韩世忠祠,并分别题匾以赠。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惠山至德祠对于保存传统、缅怀先祖、和亲睦族,教育后人,弘扬至德文化,建设现代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对无锡人而言,泰伯的高风亮节,与惠山同在,与二泉流长。

说完了泰伯,我们再来说一说仲雍。仲雍落户在常熟。

仲雍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第二个儿子,是泰伯的弟弟,季历的哥哥,周文王姬昌的二叔。当年他随哥哥泰伯来到江南,泰伯到了梅里,而仲雍就来到了离无锡近40公里外的常熟,现在常熟的虞山上还有仲雍的墓,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墓碑上书:商逸民虞仲之墓。为明代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题。仲雍墓建有墓道、墓坊、墓周松树环抱,气势磅礴,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墓前原有三道石牌坊,第一道是清乾隆年间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第二道正面是江南督学使曹先题的四字牌“南国友恭”,第三道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两侧石柱上刻一楹联“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

太伯和仲雍的事迹昭示了“三让”的美德,他们的行动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思想和伦理道德。在当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际,汲取他们所体现的礼让、包容和开拓的精神,有着现实价值和意义。

泰伯、仲雍是吴地人民万人景仰的先贤,他们的谦恭礼让、开拓进取,是千百年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打印此页】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