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说惠山】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评选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我们无锡有三位大画家入选,他们分别是东晋的顾恺之、元朝的倪云林和明朝的王紱。顾恺之排在第一,这是无锡人的骄傲。在无锡,知道他的人很多,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也在民间到处流播,书画家朋友还在灵山成立了顾恺之研究会,研究他的事迹和画,传播他的画论。

顾恺之

顾恺之出生于公元348年,去世于公元409年,享年61岁。他字长康,小字虎头,画界都称他为顾虎头,意思是虎虎有神。他是东晋杰出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是中国山水画的鼻祖,人称三痴,即“画绝、文绝和痴绝”。

《斫琴图》

顾恺之在无锡的实物史迹已经无存,只有自古流下来的几个传说,一个是传说他建造的桥,还有一个是关于他的坟墓。

无锡北塘有著名的三里桥,而这三里桥的名字是明代正德年间,顾恺之的后人顾懋章、顾可学父子所起。清代康熙年间所编《无锡县志》在“桥梁篇”中记载。“三里桥在北门塘,邑绅顾可学建。工人掘地得碑,上书顾港桥,为顾长康造。”这顾长康是顾恺之的字。这段文字的意思是顾可学在建三里桥时在原地掘到了碑,上面记载原桥是顾恺之建造的。

讲起顾恺之在此地建桥,还得从东晋时期无锡北塘一带的地理说起。战国时,无锡归楚国相黄歇统治。他对此地芙蓉湖进行治理,立无锡塘,筑堤围塘,这样有陆地空间可以供当地人民休养生息。黄埠墩就是立无锡塘所形成的一个岛,现已成为大运河无锡段的一个地理历史标记。

塘是围起来了,但陆地与水塘之间还是隔绝,给交通带来很大的不便。千百年的演变,此地还是一片湿地,当地人民生活艰难。此时,顾悦之和儿子顾恺之就在此地建了一座桥,名顾港桥,并立碑以纪念。从东晋到明代正德,一千多年过去了,此桥尚在。此时顾恺之的后裔顾懋章、顾可学父子决定将此桥修得更大更坚实一些,将原来的木桥改建成石桥。在筑地基的时候,就挖到到上面提到的碑。无意中发心造桥,发现与祖同德,造福桑梓,这使得顾氏父子更加高兴,顾懋章欣喜之余,赋诗一首,名为“题筑三里桥成并序”:北塘关路滨芙蓉湖,岁潦病涉,勉为石梁,名三里桥,掘一石牌顾港桥,考之县志,即上祖顾长康所建。越千年而懋复成,诗志祖德也。五里青山三里塘,水深病涉可无梁。千年顾港桥名古,土蚀残碑掩路旁。”

顾懋章、顾可学父子,还在锡山上建造石塔以镇风水,为求无锡科举能出状元,当时礼部尚书邵宝还作诗名《观锡山塔基寄顾少参与成》以庆贺。顾可学有一个弟弟名顾可久,是海瑞的恩师。现在惠山尚有顾可久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顾恺之的桥,还有他的墓。据无锡文史学者夏刚草先生根据元代王仁辅所撰《无锡志》考证分析,顾恺之的墓在今无锡城中学前街与健康路的交叉口,今薛福成故居一带。据老人回忆,民国年间,有人看到过学前街孔庙后面,有一石碑上书“虎头将军墓”,此碑应为顾氏后人所立,现在此地建筑纵横,全无墓地迹象。世事沧桑,何处再寻顾虎头?

除了实物,能够证明顾恺之的应该还有他的画。但遗憾的是,年代实在太久远了,他的画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存顾恺之的画都是后代摹仿他的画,大概仅有五六幅。最有名的有《女史箴图》,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洛神赋图》第一卷,《洛神赋图》第二卷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还有《列女仁知图卷》《斫琴图》也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除了上述能看到的画之外,还有《夏禹治水图》等十几幅图有目录而图已无存。

《洛神赋图》

那么,顾恺之的画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为什么说他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大家都听到过“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而顾恺之绘画,却留着眼而不点睛。东晋兴宁年间(364)顾恺之参加南京瓦官寺落成。按照庙宇的做法,僧人们会请来参会者“清疏”,也就是捐功德钱。而当时士大夫捐助没有人超过十万的。当轮到顾恺之的时候,他竟一下子捐助一百万,大家都很惊异。法师都知道他“素贫”,以为他说大话,请他“勾疏”,就是免去,划掉,不要这样写。不料,顾恺之早有准备,他请僧人准备一垛墙壁,化了一个月有时间在壁上画了一幅《维摩洁》像,画好眼睛,但并不点眸子。这是为什么呢?他要想办法让人布施,他对寺僧说“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可五万,第三日任例施”。结果,来了好多人,都要看看这个大画家如何用画点眼珠,结果,果真一下子超过了百万元,光照一寺,扬名天下。顾恺之认为画人物要传神,关健就是眼珠这阿堵。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女史箴图》

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几乎是全能。顾恺之沉醉于艺术文学,淡泊名利地位,以“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以达到他艺术最高的成就。他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著作,他的绘画艺术中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就是“以形写神”“迁想妙得”。

唐代张怀瓘对其画评价甚高,称:“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从中看出,顾恺之本事最大。顾恺之的“以形写神”是他对绘画理论的杰出贡献,影响中国绘画史,后人无不遵循他的理论而创作。

文/金石声

【打印此页】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