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说惠山】清代皇帝与惠山祠堂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是关于礼的文化,一切问题皆是礼的问题。汉代《大戴祠记・礼三本》:“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这也是荀子所说的“天地君亲师”,这是封建社会人伦社会关系的哲学基础,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祠堂作为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是这种价值文化的核心载体。

满清是发源于东北地区的部落政权,作为游牧民族,崇尚武力,和明朝汉族政权儒家治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他们依靠武力入关征服明朝并建政以后,为了维系其专制统治,善于学习和吸取汉文化,继承了中国几千年以来传承下来的皇帝制度,同时推崇儒家文化,以维系其政治秩序,安抚民情人心。主张君臣父子纲常,推崇祠堂忠孝节义。雍正皇帝为了纪念自先祖努尔哈赤起兵到其后代入关,最后夺取华夏过程中死去的将士,创立了昭忠祠制度,规定在战争地或立功地建造昭忠祠,以安息抚恤这些为大清政权建立而牺牲的将士们,对入祀的人物、牌位、祭祀等事项作了详细的规定,由此还制订了大清祭典。他的这一做法似乎也符合传统的儒家思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康熙和乾隆非常推崇忠孝节义这种儒家文化,在六下江南时,康熙亲自到南京明孝陵凭吊,上泰山封禅,上孔庙祭孔。每到一地,必派官员去礼敬先贤祠堂,甚至亲临凭吊,赐以字匾或者礼物,表示敬意,表达对儒家文化的遵崇,笼络江南士族。而江南读书人及一些大族,对皇帝这样的做派显然也很享受,争相以祖宗事迹向皇帝示宠,趁机抬高自己,以谋取家族利益,从而光宗耀祖,显赫门第。本文就清代皇帝与惠山祠堂的一些史料进行梳理,讲述其中的故事。

一、康熙与胡文昭公祠:题匾“经术造士”

最早关注到惠山祠堂的是康熙皇帝,1703年在他第三次南巡时,为胡文昭公祠堂题匾“经术造士”,表彰胡瑗的功绩,开皇帝为惠山题词之先河。

胡文昭公祠,又称胡园,坐落在惠山之东麓天下第二泉东南一隅,为明代愚公谷旧址上建造的一个祠堂,祀宋天章阁侍讲胡瑗。

胡瑗(993—1059),是泰州如皋人,宋代理学酝酿时期的重要人物 ,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他先后主持苏、湖两州州学,所创“经义”、“治事”两斋,为高等学校分系分科的开端,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至理名言,确立了培养“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他精通儒家经术 ,以“圣贤自期许”,讲“明体达用之学”,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被王安石誉为“天下豪杰魁”;被范仲淹遵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

胡氏为吴地世代望族。宋绍圣三年(1096)胡瑗小孙胡守权游学江南,遂由如皋徙居无锡新塘里,后繁衍为胡家渡和村前两大族群,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合力在惠山愚公谷旧址建造胡祠。康熙十年(1671)胡瑗22世孙、时任户部主事胡献徵奉檄建胡文昭公祠,知县吴兴祚、虞督学亲临致祭。

康熙四十四年(1705),皇帝南巡,游幸胡祠,有感于胡瑗的教育成就,御笔题写“经术造士”匾额,并召见了在锡休养的胡献徵,赐给“龙章”、“凤藻”题额。故在胡祠内有御书厅,悬挂御匾,胡祠也因此可用龙凤装饰。

原祠规制恢宏,屋宇轩敞,有天钧楼、仰止堂、礼塔屏、对山精舍、云外天香阁等。祠园假山池沼,花木扶疏,别有高山深谷、景色佳绝之意境。占地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

清代太平天国时期,胡文昭公祠被损毁。1902年,胡壹修创捐修复胡文昭公祠,扩充祠基,围墙之外立界碑。1903年监造祠堂门头。1904年造穿堂墙,修葺御赐厅公祠,旧物焕然改观。民国年间,胡祠曾驻有国民党军队,这支部队后来在淞沪战争中威名赫赫。正因为惠山祠堂群有驻军的存在,1937年冬,日军飞机多次轰炸惠山,华孝子祠、寄畅园、过郡马祠都留有被炸的痕迹。旧时胡园的果非常有名,常用作游山船之特色食品,供游人品尝。1949年以后,惠山获得了新生。在愚公谷改造过程中,胡文昭公祠只保留了滨湖山馆和金粟堂。2006年,在胡文昭公祠遗址建设中,设置了牌坊石柱,意为此处曾题有“经术造士”,在其北池塘边设胡瑗亲笔书写“唐宋遗真”题刻,在其南辟有当年建筑遗址。在西边有出土的三方祠堂遗碑:清《重修始祖文昭公祠记》、清道光《无锡县正堂文昭公祠纪事碑》、清嘉庆《无锡县正堂纪事碑》。

二、乾隆与泰伯庙:得旨同邀遣祭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康熙六下南巡,游山玩水,他的孙儿乾隆自然要仿效,他说“朕不到江南,民间疾苦焉得知道”。于是,1750年,乾隆指使南方各省督抚分别上奏,恳请皇帝巡幸江南。1751年,乾隆顺应民意,首次南巡。春二月,来到无锡惠山。

据清代道光年间邑人周有壬所著《锡金考乘》载,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御道三十里内者遣官致祭,无锡县泰伯庙得旨同邀遣祭”。他首次到无锡的时候,先祭孔子,遣大学士贻直行礼;然后遣官祭泰伯祠、言子祠、范仲淹祠、韩世忠祠,并分别题匾以赠。

泰伯的名气很响,连1488年漂泊到中国的朝鲜人崔溥都知道,他在他的日记《漂海录》中写道:入无锡县治中,县即古句吴太伯所都。

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周太王时,泰伯因避让王位,从陕西千里奔吴,来到无锡梅里,开发吴地,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戴。孔子赞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正因为泰伯庙和泰伯的墓园都在无锡运河御道三十里内,乾隆皇帝派人致祭,应该是有政治上的考量,他是一个“统战”的高手。可能是受皇帝祭祀的鼓励,清乾隆三十年,也就是1765年,无锡知县吴钺认为,汉唐时泰伯墓庙在鸿山西麓,遗制久湮巳,遂在惠山创建至德祠,这样,无锡锡东、锡西便各有一个泰伯庙。

三、乾隆与光霁祠:题匾“光霁祠”

惠山下河塘15号有一个著名的祠堂名“光霁祠”,此祠由北宋大儒周敦颐二十三世孙周汝远创建,时在乾隆七年(1742)。

乾隆二十二年(1757)三月间,乾隆帝再次驾临惠山,周汝远闻讯,便早早在人杰地灵牌坊所在的龙头场候驾。待乾隆上得岸来,周汝远跪在地上,头顶祖宗周濂溪的小像恭迎皇帝,以示自己出身名门。皇帝一看这个架式,就问这是何为?

周兴泰先生在他在文章中有一传神的描述:乾隆十六年(1751)三月二十日,乾隆皇帝回銮舟次祠门,周汝远跪接河干,上问:“你是周濂溪后裔么”?汝远奏对:“臣是”。乾隆面露喜色,谕:“知道了”。皇帝随后去了寄畅园。

周汝远解释他是谁,系周濂溪后代,是一位候选知府。他求人请求在寄畅园游玩的乾隆皇帝赐祠匾。当弄清楚事由后,乾隆允其请。

说起此事,清高宗乾隆皇帝与理学泰斗周濂溪渊源甚深。据历史学家戴逸先生在《乾隆帝及其时代》一书中称:

弘历在雍亲王府长到12岁,他的祖父康熙竟还不认识他。康熙六十一年(1722)春,正是春光明媚的一天,胤禛的赐园圆明园的牡丹台(后改名镂月开云,或称纪恩堂)鲜花盛开,胤禛恭请父皇来园,观花开宴,乘机奏进弘历的名字。康熙立即召见。这个12岁的孩子,容貌俊秀,应对得体,经书娴熟,博得祖父的欢心。康熙对他奖掖有加,爱抚备至,命将弘历养育宫中,这是对皇孙的特殊待遇。年老的康熙和年幼的乾隆,祖孙二人,形影不离,关系十分亲密。所谓“日觐天颜。绨几’书,或示章句;玉筵传膳,每赐芳饴;批阅章奏,屏息侍旁;引见官吏,承颜立侧。乾隆晚年的诗中还提到背诵书文的往事:“忆幼龄经读爱莲,濂溪义解圣人前。”诗注说“时扈从皇祖来山庄,曾于观莲所命诵《爱莲说》,并陈义解,皇祖深喜之。今余年七十有七,荏苒时光已六十有五年矣”。《爱莲说》是周敦颐写的文章,简短清新,寓意深远,旧时常作为童蒙课文。周敦颐号濂溪,乾隆在康熙面前背诵并讲解周敦颐的文章,故诗云“濂溪义解圣人前”。

正是乾隆皇帝年少时读《爱莲说》的这样一种因缘际会和他爷爷康熙紧密联结并加深了儿孙感情,后来雍正当上皇帝并传位给乾隆,应该说是有此一缘分,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乾隆为什么对周氏后裔和光霁祠特别的垂爱,而雍正皇帝曾亲笔书写过《爱莲说》,现刻石立于惠山光霁祠门之右。这是一个因为《爱莲说》而结缘于三代皇帝的祠堂。而写到这里,故事还刚开始。

话说乾隆离开惠山去了苏州,他题写了“光霁祠”匾额并题赠诗词加以褒扬,诗云“锡麓祀先贤,孙支世守旃,开程朱道学,继孔孟心传,水碧山青处,松蕤竹秀边,千秋光霁在,底复藉龙眠。”另外还关照恩赐彩缎绸匹给周汝远。

“光霁”二字出自《宋史·周敦颐传》,该传引用黄庭坚的赞辞:“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皇帝题词时还很细心,问清楚安置匾额位置的大小尺寸。匾题好了,嘱苏州府制作匾额。当年六月,周汝远接到江苏省宣示,兴冲冲地去苏州领取皇帝恩赐的缎疋。当他路经苏州的周濂溪先生祠瞻拜时,抬头一看,原来这个乾隆皇帝御题的“光霽祠”匾额已悬挂在苏州祠堂了。周汝远只好向苏州府申辨,府第衙门在弄清缘由后,即令复制,择日给还无锡惠山濂溪周夫子祠。乾隆二十三年(1758)戊寅八月五日,周汝远率族众隆重迎请御书“光霽祠”匾额,悬挂在祠门上方。

今天我们看到祠门内有一块石刻上题“光霽祠”三个字,就是乾隆御书真迹。而御诗碑,则由周敦颐二十五世孙周培麟书写,共有二方,一方残,一方完好。乾隆为一个宋代理学家的专祠又是作诗,又是题祠名,又是亲书祠额赐赠,这在无锡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事。

四、乾隆与双孝祠:异世一家能守业

1751年,乾隆皇帝首次南巡,他来到了非常向往的惠山秦园。据道光年间黄惺吾《乾隆南巡秘记》载“秦氏于园门跪接者二十四人,内九十者一,八十外者二,七十外者三,六十外者四。上进园,惟随驾大臣从,余皆门外候。”秦氏族人24人在朝房前跪拜迎驾,其中九人60岁以上,最大的长者90岁,加起来有600岁,乾隆到园中从下,题词“耆英”赏赐给秦氏。后来,乾隆还“赐秦氏接驾者彩縀二十八匹。七十以上四人,人二匹,余各一,自苏发县,秦氏结彩亭迎归,而秦五辑名瑞熙者,又绘王母山水二轴,往苏上献。回銮复幸秦园,继有貂统彩缎之赐焉。”

皇帝在秦园内瞻仰他爷爷康熙皇帝的墨宝,甚至说他到秦园来就是为了看爷爷的圣迹,身体力行显示出他对儒家文化敬老孝顺的推崇。第二次南巡后,他还为无锡秦氏双孝祠题匾“孝友传家”,说“爱他诗史能传家”,又说“异世一家能守业”,褒奖秦氏诗史传家,孝友传家的清明家风。他这样做,其实是告诉百姓,孝顺服从才是正道。

五、乾隆与华孝子祠:恩赐知县升衔

除了以上祠堂外,与乾隆皇帝有关系的还有华氏。当乾隆皇帝来到惠山时,举人华希闵开始的时候因为生病,不能随邑绅在境外接驾。当皇帝经惠山至二泉,经过华孝子祠时,他于祠门口跪迎,皇帝看到他穿着的被服和顶帽,有看到他年老的样子,就问,何人。华答“举人候选知县臣某”。乾隆又问,年几何,答八十岁。乾隆大笑,八十岁还是候补,何不当选去?随从都大笑。执乾隆随即起驾并赏赐华希闵烟袋。后来,皇帝坐御舟到了望亭的南营盘,华希闵也赶去谢恩,但御舟已开走去苏州了。到了灵岩,华希闵才再次见到了乾隆,皇帝赐彩缎一。“上自浙返苏,华又献所刻事类赋等书,上复赐貂统彩缎各二,恩赐知县升衔;一时以为异数。”

从这段记述于南巡秘记的民间笔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民众多么想得到皇帝的重视,以得到一个官职,一个赏赐为荣。


六、乾隆与倪高士祠:帝锡德音

倪云林先生祠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三十年(1691)裔孙倪凤来等重建,内有堂、斋、楼、池沼、假山、琴舫等建筑。倪瓒是元代大画家,其逸笔草草的画风,高洁的人品历来为文人和画家所推崇,被称为倪高士。

1757年春,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在游了无锡惠山后,皇帝游兴甚浓,就沿着绮塍街经五里街骑马往无锡城里去,他在路过倪云林先生祠时,说祠堂完好,看来子孙还好。皇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倪云林的子裔都很孝顺,所以祠堂保存得很好。乾隆是看得很清楚的,二百多年过去了,历经沧桑,这些祠堂还在,惠山竟然保存了一百多个祠堂,是不是可以说无锡人特别厚道,传统文化守护得好,所以才有了这个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惠山祠堂群呢?

倪瓒的裔孙倪大培当年在现场听到了皇帝的嘀咕,就引以为荣,制匾“帝锡德音”悬挂在祠堂里以示荣耀。

七、乾隆与蒋氏宗祠:驻跸吟楼,饮二泉酒

乾隆皇帝到江南,他的行踪如实记录于官方的“起居注”,但应该说是有所疏漏的。而民间有好多传说,比如到哪里吃过什么,玩过什么,说过什么,经说书先生演义,绘声绘色,真假难辨。对于民间来说,所以他们愿意把皇帝作为故事,以增荣耀。

不管皇帝怎么想,朝廷是否认定,无锡惠山蒋氏是将乾隆皇帝到他们家驻跸喝酒记入宗谱里的。现节录《锡山蒋氏宗谱》如下:

蒋氏惠山支第二十一世孙麟锦,字大乐,号玉书,国学生,敕授文林郎,秉性敦朴读书明大义,生平行为一以礼法为本,广光游,有刘玲癖,尝以二泉水自置佳酿会高宗南巡,驻跸公园之吟楼,饮公酿,甘之,有御笔迎翠轩匾额暨其他御品以奖之。生于康熙癸巳三月初六日,配汪氏生于康熙丙辰八月二十二日,卒俱失考,合葬于父茔昭穴,子二泰初泰川。

无锡蒋氏之祖为宋代的蒋之奇,他与苏轼同科进士。蒋氏与惠山的因缘可追溯到十五世祖梧,他“性好山水,每登惠山观二泉,辄徘徊不忍去,遂迁居焉”。而蒋氏在惠山的宗祠则更早,宗谱上说是在明洪武宣德年间,在祗园精舍建祠。

在族谱的另二篇蒋氏人物介绍中,其一载家谱卷十一,说蒋氏惠山支第十七世孙灏若(1602—1650)“太学生,候选州同好吟咏耽山水游为人倜傥不羁有大志,夙以恢复故庐为己任,卒迁回惠山故址,经营寺塘泾,建园林有一梅亭、观山台、吟楼等之胜”

其二是蒋氏惠山支第二十二世孙泰初,生于乾隆年间,“耽书史,擅陶朱术,仰体先志,经营惠泉名酒,一时蜚声大江南北,至今不替,有无锡惠泉名酒之称誉,乡先达秦尚书赠有锡山蒋大房第一酒家之额”。

说到这个蒋氏酒也就是用惠山泉——二泉水酿造的米酒,宋代米芾曾有《苕溪诗》赞美。此诗作于元祐三年(1088),诗云“……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此诗的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清时期,凭借一手好的佳酿,惠山的蒋氏酒楼成为文人必到之佳处。清代曹寅当年来无锡,写下《题锡山蒋氏酒楼》“买田阳羡应犹过,此处楼居即是仙”的名句。从文人的诗文中可以发现,此酒楼持续时间长达四五百年,至民国蒋氏仍持有此酒楼的地契,只不过,酒楼位置几经更迁。

要说乾隆皇帝为啥到惠山蒋氏祠堂去,没有看到《锡山蒋氏宗谱》以外的记载,推测一方面是蒋氏有人物,比如北宋蒋之奇、南宋蒋重珍,另一方面有一梅园,有惠泉酒。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在蒋氏后裔、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蒋溥陪同下来到惠山一梅园,饮蒋氏酒,亲笔题写“惠泉”二字。还高兴地喝醉了,当晚就留宿吟楼。

八、乾隆与钱王祠:龙飞凤舞

惠山有钱王祠,始建于明代,后湮。清雍正七年(1729),雍正皇帝追念吴越国王钱镠有“江海安澜,东南繁富”之功,赐爵敕封钱镠为武肃王,无锡钱氏裔孙也奉檄拟建分祠。乾隆三年(1738)重建,此与杭州钱王祠,南北呼应,同为祭祀钱武肃王的专祠,同时也是钱氏的祖祠。可能是因为祀主是武肃王的关系,此祠的规模和祠貌在旧时列为惠山百余宗祠之最,全盛时有见山楼、饮福楼等九处建筑二十七楹。

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时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春。二月十九日御舟经常州府前往杭州,过梁溪时驾幸惠山,上登岸,从龙头场乘肩舆至古华山门,下舆步行,问此是钱武肃王祠堂么?随臣钱陈群奏云:“是浙江先臣钱镠分祠。”上进祠拱揖,遂登楼,御书“龙飞凤舞”四大字,并赐御制诗“故里依桑梓,崇祠旧表忠。端因识时务,可以号英雄。牛斗犹无孛,江湖终向东。勖哉钱氏族,百世守家风。”时奉和者甚众,如乾隆十年状元、刑部侍郎钱维城和诗:“湖边家庙古,天笔表臣忠;信有千家感。嘉兹一世荣。云礽江左右,祠宇浙西东。瞻拜承恩命,惟应愧祖风。”

可喜的是,这乾隆当年为钱王祠题写的诗还保存着,而诗中赞扬的“勖哉钱氏族,百世守家风”——“钱氏家训”已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事沧桑,朝代更迭,惟有文化不朽。

九、同治与昭忠祠:名山柤梪

太平天国战争,在无锡留下深刻的战争烙印。当年,李鹤章等的淮军翻越惠山袭击了在惠山寺中集结的太平军,焚毁了惠山寺,惠山镇一片焦土。

战争平息后,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上奏朝廷,要求利用惠山寺废墟建造昭忠祠,时在同治三年,即1864年。皇帝下旨:

同治三年十二月初二日,内阁奉上谕,李鸿章奏请建立昭忠祠,祀阵亡员弁等语。江苏巡抚李鸿章,自同治元年统率水陆各军东征两载以来,各将士忠勇奋发,效命疆场,叠复名城,剪除巨寇,先后阵亡员弁兵勇为数极多,现今苏省全境肃清,而眷念死事诸将士功成身故,殊堪悯恻,即着李鸿章於无锡县城惠泉山,建立昭忠祠。查明历次阵亡员弁兵勇,分别设位,由地方官春秋致祭,以彰血阝典,而慰忠魂。该部知道,钦此。

此碑落款“太子太保江苏巡抚,一等伯,臣李鸿章躬录勒石”现仍完好地保存于昭忠祠内进门北侧之碑亭里,是历史的见证。

据说,昭忠祠原为淮湘军昭忠祠,想来是祭祀江浙二省在与太平军作战时阵亡的湘淮军将士,但李鸿章在得到朝廷批复后,遂动用淮军资金建造了这个宏伟的昭忠祠,这也是他在全国先后建造的八个昭忠祠中的一个,也是第一个。在命名这个祠堂时,李鸿章有了私心,他将此祠命为淮军昭忠祠。祠成后,曾国荃来到惠山,李鸿章请曾老九在二泉喝茶,言及此事,曾国荃推茶拂袖而去。

现在,昭忠祠寝殿之西门楣上镌刻着“名山柤梪”,令人想起那个年代,讲述烟尘中已经迷蒙的故事。

上述这些祠堂涉及的姓氏和祠堂有胡、周、华、吴、钱、秦、倪、蒋和昭忠祠等九处,他们作为惠山百余祠堂的代表有幸受到皇帝的青睐,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通过这些祠堂宣示他们的价值观,而惠山众多的祠堂真实反映了本地民众对传统价值观的肯定、维护、传承和弘扬。这个祠堂群的存在,是无锡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时代发展了,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但是人们对于祖宗、先贤的敬重不会因为时光的消逝而淡忘,他们不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营养。惠山祠堂群引发人们深沉的思考,承载了太多的思想,是浓厚乡愁的代表,在这里,读懂惠山。在这里,感受无锡。


二零二二年五月十六日

文/金石声

-END-

【打印此页】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