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文喜古船模型馆
“韦文喜古船馆”,里面的古船从远古的独木舟开始,各个朝代都有显现,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精湛的造船技艺。韦文喜,国家级民间艺术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常熟古船制作艺术的杰出代表。他对造船、修船以及复原古船有着深厚的造诣,先后设计制作了历代著名的古船复原模型。2003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韦文喜制作的“郑和宝船”和战舰“八橹船”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昆曲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昆剧已有6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由昆剧奠基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德国布莱希特体系,同被称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因而,中国昆剧艺术是人类艺术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曲剧本文字高雅,它直承了古典诗、词、赋、赞的文学传统,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戏剧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昆曲保持了中国古代戏曲的曲牌体体制,这在国内也属罕见。昆剧直接继承了宋元南戏和元代杂剧的戏曲舞台样式,同时创新了自身的艺术风格,完成了昆剧文学、音乐、表演和舞台美术等各个领域的程式积累,奠定了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基础。近代以降,昆剧已经衰落,然而她数以千计的传奇剧本成了京剧和诸多地方戏曲改编演出的宝库;她的表演程式也为其后出现的戏曲所大量移植。昆剧虚拟和大写意方式一统了中国地方戏曲的舞台呈现样式,造就了中国戏曲的总体风貌。可以说,昆曲之后中国数以百计的地方戏曲无不汲取了或仍在汲取昆曲的营养,昆剧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明代以后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苏州昆曲的保护成就得到广泛的赞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盛赞苏州昆曲保护工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表率,是对世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贡献!”
古琴艺术
古琴是常熟的象征,常熟古名“琴川”,穿城而过的七条河流,如古琴之七弦,吟诵着“言公家在旧琴声”的美妙诗句。常熟是言偃故里,这位南方夫子在中国南方奠定了儒家文化的基石,也使常熟有了弦歌之习武,成为古琴之乡。明末清初严天池创立的“虞山琴派”,四百年来盛传不衰,影响深远,被后人誉为“古音正宗”。1984年,虞山琴社恢复活动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虞山琴派生机盎然,新枝勃发。2004年,常熟市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古琴之乡”,同年被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亚大分会命名为“古琴之乡。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古琴艺术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和知名度,形成虞山琴派立体化的保护平台,2005年,常熟市人民政府在明代著名藏书楼“脉望馆”建立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民间民俗传统节日之一。苏州的五月端午活动,历史悠久、全民参与、久盛不衰,内容极为丰富,集中展示了苏州地区非常有特色的民俗传统和历史文化传承。苏州端午节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名将伍子胥。后随着苏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纪念伍子胥为始的端午节逐渐演化成了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市民狂欢节,形成了一整套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经济特征、文化发展相对应的端午民俗活动。苏州端午节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传统民俗节日,蕴含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凝聚着苏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智慧以及追求祥和、安定、健康的社会生活的文化精神。苏州端午节文化空间的传承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宋锦织造技艺
宋锦,为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因主要产地在苏州,故谓“苏州宋锦”。苏州宋锦的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时,地处江南的吴国贵族已经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织锦。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自然植被及人文景观等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唐宋时成为国内丝绸生产中心,明代时,苏州太仓浏家港即为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明清时期,苏州又有著名的苏州织造府,其宫廷织造和民间丝织产销两旺,素有“东北半城,万户机声”之称。苏州生产的宋锦,织工精细,艺术格调高雅,具有宋代以来的传统风格特色,与元明时期流行的光泽艳丽的织金锦、妆花缎等品种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一种以经线和彩纬同时显花的织锦,既继承了秦汉经锦的技艺,又继承了唐代纬锦的风格,集两者特色于一身。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缂丝技艺自明代始,在苏州市区及周边的蠡口、陆墓、黄桥、光福、东渚等地广为流传,已成为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一台古老的木机、若干竹制的梭子、拨子等简单工具就能将五彩蚕丝线以“通经断纬”的独特技艺缂织成一幅书画艺术织物,内蕴吴文化清丽、温婉的地域风格。缂丝织物独有:色彩丰富、色阶齐备,图案花纹不分正反面的特色。在图案轮廓、色阶变换等处,织物表面象用小刀划刻过一样,呈现出小空或断痕,因此得名“缂(刻)丝”。缂丝作为最早用于艺术欣赏的丝织物,素以制作精良、古朴典雅、艳中且秀的艺术特点,被誉为“织中之圣”。同时由于经得起摸、擦、揉、搓、洗,又获得了“千年不坏艺术织品”之称,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特种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香山帮是一个历史悠久,传承 2500 多年的建筑流派,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光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香山帮以木匠领衔,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中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由于香山帮古建营造工艺众多,并且十分复杂和漫长,所以不能一一予以详细介绍。北京故宫、天安门、苏州园林举世闻名,无人不知。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些精美绝伦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设计和营造者呢 ? 以蒯祥,姚承祖等为杰出代表的苏州香山帮匠人,用超群的建筑技艺,在中华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蒯祥主持明皇宫三大殿,天安门和王府六部衙署的营造,发明创造了“金刚腿”。他被宪宗皇帝尊称为“蒯鲁班”,由此可见他对中国建筑的贡献之大之多了。 姚承祖是继蒯祥之后的又一名香山帮建筑大师。太湖风景名胜区木渎景区灵岩山寺的大雄宝殿,光福景区的香雪海梅花亭都是他的作品。而他最大的成就和贡献,是一部记述香山帮传统做法的专著——《营造法原》。这本书被国人誉为中国苏派建筑的宝典。香山帮出了不少名流大师,太湖风景名胜区甪直景区保圣寺殿内的塑壁罗汉相传就是唐代香山帮 “塑圣”杨惠之的作品。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苏州甪直水乡地区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使人们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千百年来,当地一代又一代农村妇女就是在从事稻作农业过程中,创造、 发展 了包头、大襟拼接衫、襡裙、襡腰、肚兜、衩裆裤、卷膀、绣花鞋等独特的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该服饰主要分布在以甪直为中心的 360 平方公里的水乡地区,甪直镇的水乡妇女服饰款式最美,堪称代表。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汉民族服饰的杰出代表,是吴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劳动人民服饰,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顺应了稻作农业的需要,创造了拼接拆卸技艺;顺应了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创造了民间服饰显俏的视觉艺术。更令人惊叹的是 “ 白色 ” 的运用,使服饰色彩深中有淡,淡里有俏,俏中有艳。再加上拼接、滚边、纽绊、带饰和绣花等工艺的巧妙应用,堪称一绝。
核雕(光福核雕)
苏州核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明代文学家魏学洢的散文《核舟记》记述了明天启年间常熟王叔远在不满一寸长的桃核上雕刻出《东坡游赤壁》的场景,被惊赞为“灵怪之材”。清代乾隆初年,苏州微雕艺人杜士元同样用桃核雕刻了《东坡游赤壁》,他在小船上增雕了船工,被当时称为“鬼工”。核雕是苏州地区独有的民间艺术,太湖风景名胜区十三个景区之一的光福是近代核雕的发源地。目前传承下来的核雕技艺,主要以橄榄果核为材料,橄榄核来自广东一带的“乌杭”品种,质地硬而细腻。有了好的材料才能制作出好的工艺品。苏州核雕工艺精巧,作品造型活泼,立体感强;线条明晰,人物有神,风格细腻,集中反映了苏州工艺雕刻“精、细、雅”的神奇魅力,是我国微雕杰出代表。核雕的技巧以浮雕、圆雕和透雕为主,外形基本保持果核的原形。精美的核雕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技艺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碧螺春制作技艺
中国名茶洞庭碧螺春产于苏州太湖的洞庭东西山,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唐代陆羽的《茶经》(八卷)。唐至德二年(757年)三月,陆羽与诗人刘长卿在太湖西山考察茶事,经水月寺采茶品茶。陆羽好友诗僧晈然慕名来访,写下了《访陆处士羽》诗。自此,水月坞的水月茶(小青茶)俗称“吓煞人香”渐闻名于世。小青茶在唐宋两代均列为贡茶。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康熙南巡到浙江回京,经苏州东山,江苏巡抚宋荦以洞庭“吓煞人香”茶进献,康熙饮后大加赞赏,但觉其名太俗,因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而赐名为“碧螺春”。自此,碧螺春茶每年进贡朝廷,名扬天下。洞庭东、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太湖小气候调节,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气候宜人,花果飘香,使碧螺春尽享天地之独厚。而传统的采制技艺,“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和“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使其更为茶之精品。碧螺春茶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获优等奖,1911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得过金奖。1954年,周恩来总理用碧螺春在日内瓦招待过外国记者。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充分体现了传统制作技艺的独到之处。
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惠山泥人代表作品“大阿福”,是根据无锡汉族民间传说创作的,他是一个被神化的民间中健壮孩子的可爱形象,主要是取其镇邪,降福之意。泥人憨态可掬的形象深受中内外人民喜爱。惠山泥人按制作工艺、艺术形式及艺术风格大致分为两类,即“粗货"和“细货"。“粗货"大凡都用模具印制,而“细货"由艺人直接捏制而成。粗货从造型到彩绘,风格粗犷、简练,而细货比较写实、细腻、惟妙惟肖。
梁祝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而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梁祝传说自1600年前的晋代形成以来,主要流传于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等地,并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在流传的过程中,各地人民又不断丰富发展传说的内容,甚至还兴建了众多以梁祝传说为主题的墓碑和庙宇等建筑。此外,梁祝传说还流传到朝鲜、越南、缅甸、日本、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影响之大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实属罕见。据梁祝传说改编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求学、婚恋的独特风尚,构成了庞大的梁祝文化系统。
苏绣(无锡精微绣)
江苏无锡是苏绣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无锡刺绣又称“精微绣”,据汉代刘向的《说苑》记载,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无锡就已出现刺绣服饰。明代中叶,俞氏创制的堆纱绣因巧夺天工而被选为贡品。清代无锡精微绣得到进一步发展,创造出了“闺阁绣”、“切马鬃绣”、“堆纱绣”、“填色稀铺法”、“乱针绣”等独特的技法。20世纪80年代初,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双面精微绣”,成为举世公认的优秀艺术品种。无锡精微绣的艺术特色极为突出,它卷幅微小,造型精巧,绣技精湛,往往能在很小的画面内绣制人物、场景、文字、图案等,呈现出所谓“寸人豆马,蝇足小字”的奇观。与一般双面绣相比,精微绣的技艺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用料、用色、用线、用针上更加讲究。它要求刺绣艺人不但绣艺高超,而且还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艺人绣制精细局部时,要将一根丝线劈成八十分之一,有时人物头部只有绿豆大小,五官无法用笔墨勾勒,艺人需手眼相通方能绣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无锡精微绣与书画紧密结合在一起,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精微绣艺术是中国最早在理论上得到总结的刺绣品种,清代即出现重要的理论著作《绣谱》对之进行论述。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服饰文化和日用装饰文化,深为文人雅士及国内外艺术爱好者、收藏者所珍爱。
泰伯庙会
泰伯庙会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起源于古代吴地先民的祭祀信仰,泰伯即吴太伯,相传正月初九是泰伯生日。泰伯三让王位,奔无锡梅里创建吴国,开创吴文化。人们为了纪念泰伯造福江南的业绩,在无锡梅里(今梅村)建有泰伯庙,每年正月初九泰伯生日,设有梅里泰伯庙会。这是无锡一年中的第一个庙会,城乡百姓到此朝拜,盛况空前,历年不衰。人们怀着虔敬的心情,祈望得到泰伯的庇护,所以乡间流传有“正月初九拜泰伯,稻谷多收一二百”的民谣。泰伯庙属于太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独立景点之一。每年正月初九的“泰伯庙会”(泰伯生日),起源于古代吴地先民的祭祀信仰,在历经社会变迁后、逐渐形成融祭奠仪式、探亲访友农贸集市和文化娱乐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民间集会活动。其开端,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与吴文化的鼻祖泰伯直接关联、又始终伴随吴文化发展的轨迹。人们至今所看到的泰伯庙、泰伯古墓和“至德名邦”等古代建筑群落,虽经沧桑岁月、多有兴衰,但仍可见证吴地先民开坛祭祖、举行盛大庙会活动的痕迹。2014年“泰伯庙会”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江南地区新年开春的第一个庙会,也是无锡诸多庙会中最具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力的庙会之一。
东山好茶 | 碧螺春
对于喜好喝茶的人来说春天 是一场属于味觉和嗅觉的期盼清茶一盏 清风自来洞庭碧螺春的茶香浸润着品茗人的味蕾 有关碧螺春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清康熙年间,当地人在洞庭湖东碧螺峰石壁上发现了一种野茶,便采下带回作饮料。有一年,因产量特多,竹筐装不下,大家把多余的放在怀里,不料茶叶沾了热气,透出阵阵异香,采茶姑娘嘟囔着:“吓煞人香!”,这“吓煞人香”是苏州方言,意思是香气异常浓郁。于是众人争传,“吓煞人香”便成了茶名。文人墨客赞赏碧螺春的题咏不胜枚举,清代著名文人龚自珍更是盛赞“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足见其钟爱之情。 据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陆延灿撰写的《续茶经》记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山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香。”不过,当碧螺春遇到康熙帝之后,便告别了“吓煞人香”的俗名。据清代金有理《太湖备考》记载,清康熙三十八(1699)年四月,康熙南下巡视至浙江回京,途径苏州城,江苏巡抚宋荦以洞庭吓煞人香进献,康熙饮后大加赞赏,因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即兴御笔亲书“碧螺春”,自此碧螺春遂得名,闻名遐迩,流传至今。《太湖备考》亦载,“茶,出东西两山,东山者胜。有一种名碧螺春,俗呼吓煞人香,味殊绝,人矜贵之。然所产无多,市者多伪。” 目前,全区已有国家级碧螺春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1名,中国制茶大师7名,国家级制茶能手5名,江苏省制茶大(名)师3名,其他各级各类碧螺春非遗传承人10名。